纵观中共党史,历届党代表大会之后的三中全会往往留有特殊意义,一些具有重大转折性的决策,多是在三中全会上做出。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将于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在会议召开前夕,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和意义,不仅有助于理解本次会议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而且可以大致勾勒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路线,对未来多一分把握和期待。
十一届三中全会
——全面拨乱反正
中心议题: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召开时间:1978年12月18~22日
会议重点:
●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否定了中共十一大沿袭的“文化大革命”中的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以及“文化大革命”今后还要进行多次等“左倾”错误观点。
●审查和解决了中共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十二届三中全会
——经济体制改革
中心议题: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召开时间:1984年10月20日
重大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阐明加快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关于召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决定:决定于1985年9月召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
十三届三中全会
——治理整顿 深化改革
中心议题:全会确定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要求把今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来。
召开时间:1988年9月26~30日
通过公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十四届三中全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心议题: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召开时间:1993年11月11~14日
重大决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十五届三中全会
——建设新农村
中心议题:全会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
召开时间:1998年10月12~14日
重大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农村改革二十年的基本经验;坚持十条方针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十六届三中全会
——新任务 新起点
中心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讨论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和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召开时间:2003年10月11~14日
重大决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包括: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等。
十七届三中全会
中心议题:会议将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等问题。
召开时间:2008年10月9~12日
会前动态: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农村考察。胡锦涛说,我要明确告诉乡亲们,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