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国政展示发明成果。 |
|
他是一名老工人,兢兢业业为铁路救援工作奋斗了大半生。退休后,他潜心研究铁路救援设备,发明了“起复分解式复轨器”,改造了“救援列车吊车吊臂技术”等,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
这位痴迷于发明创造的老人叫孙国政。近日,我们来到瀍河回族区机务段附近孙国政的家里,见到了他简陋的“实验室”。
古稀老人搞发明“上瘾”
孙国政今年72岁,住在一栋陈旧的老式小楼里,房间格局简单。“这就是我的实验室了。”孙国政边说边推开卧室门。这是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卧室,猛然进去,普通人很难看出这是卧室还是杂物间。屋里到处堆放着木质的铁轨、吊环、吊臂以及电刨、钢锯等,就连床上也堆了不少书。
阳台和卧室紧连,是孙国政的“工作间”。我们小心翼翼地绕过卧室里堆放的器材,来到阳台。“我眼睛不好,在屋里看不清,所以每天到阳台上工作。一般,我上午要工作5个小时,5点半起床,吃早饭前,工作1个小时,吃过后,接着工作到11点半。”孙国政老人说,退休20多年来,他已养成了这个习惯,每天比上班还准时。
孙国政对铁路救援工作有很深的感情。他笑着说,没退休前,他曾参加并指导过多次重大的铁路救援任务,是铁道部的先进分子,被业内人士称为“关内救援大王”。在过去40多年里,他觉得自己的血脉已经和铁路救援工作深深地连在了一起。退休后,他一度感到失落,后来,他打算把自己40多年来的救援经验总结一下,以供后辈借鉴。但在总结过程中,他发现了很多工具有改进的可能,于是,便有了研究、改进救援工具的念头。
“凡事都讲究个琢磨,我是个好琢磨的人。”孙国政说,很多工具,先琢磨,琢磨透了,再一点一点地试验、改进,这要求研究者必须有十分的耐心,往往数百次的试验才能有一次成功。刚开始,孙国政拿着自己制作的工具,到铁轨上进行实地试验。由于他家住得离铁路比较近,而且铁路上的工作人员对老人的发明热情非常支持,便积极配合老人试验。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孙国政每天骑着自行车,风雨无阻。每次试验回来,他饭也不吃,一头扎进“工作间”整理资料、画图、修改工具,一毫米一毫米地改进。
“每次到工具的最后试验阶段,就别想叫老孙按时吃饭。每次都是饭凉了热,热了再凉,我叫破喉咙,他都不肯放下手中的活儿。”孙国政的老伴儿无奈地笑着说。
“业余发明家”曾到高校讲课
凭着这股韧劲儿,老人早期发明的“快速救援逼引复轨器”获得了国家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救援列车吊车吊臂技术改造”获得了河南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孙国政说,近几年,火车多次提速,木枕也换成水泥枕了,铁轨也变宽不少,很多旧救援工具该淘汰了,因此,需要更多人静下心来,研究新工具或改进旧工具。
孙国政说,以前铁路上用的“鹰嘴套钩”就容易出问题,20多年前发生的一次意外,让他至今感到后怕。那时,孙国政接到紧急任务——火车在沙鱼沟(郑州附近的一小火车站,现已取消)附近出现事故。接到命令后,他带领年轻的同事前去救援。勘察后,孙国政决定用“鹰嘴套钩”进行救援。但“鹰嘴套钩”在拖动一节车厢时,突然发生断裂,几十公斤的铁钩斜飞出去,孙国政赶快将一个站在车厢附近的工作人员推倒,铁钩打到铁路旁的一个电线杆上,混凝土制的电线杆被打出了碗大的缺口。
救援结束后,他心里一直不能平静。通过那次事故,他认识到当时铁路救援设备的不足之处和可能带来的隐患。此后,他在工作时,便开始留心各种设备的特点和不足,慢慢琢磨改进方法。“直到退休后,我才想到了改进‘鹰嘴套钩’的方法。”孙国政说。
孙国政高小毕业就参加了工作。但是,他有40次弯道起步救援经验、16次桥梁起步救援经验、10次隧道起步救援经验,1993年还参与了三门峡交口铁路事故的救援任务。丰富的救援经验,在他现在的发明创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让他更注重工具的实用性。1993年,机车在三门峡附近翻倒后,三门峡西救援列车、西安救援列车、洛阳救援列车迅速赶到现场,孙国政作为当时的总指挥,也快速赶到。由于翻车位置坡度大,起步难,担任救援任务的工作人员都感到非常棘手。孙国政和其他工作人员实地勘察,并做出计划,动用了吊车和150个防滑轮,才使救援成功。
“要是现在,就不用那么麻烦了。这个‘锁臂吊钩’就可以轻易解决问题。”孙国政说。
丰富的救援经验,使孙国政一度成为高校的“香饽饽”,他曾多次到西南交大、北大等校讲课。同时,也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认识不少老教授。“那些高校的朋友,帮了我不少忙,他们的见解独到。近几年,我老了,跑不动了,联系才慢慢减少”。
活到老,干到老
搞发明,需要灵感,灵感不是说来就来的。有时候,孙国政刚刚睡下,就有了新思路,便立马起床记下来,以便第二天早上对模型进行改进。睡到半夜起床画图,更是常有的事。
2004年,孙国政发明的“机车车辆快速救援闭锁套钩装置”获得国家专利,2005年,老人的另一项发明“快速救援逼引复轨器”也获得了国家专利。
长期制作工具,经常和木头、钢轨打交道,孙国政手指不够灵活,指甲掉了一些。不过,这些都不影响他对发明创造的热情。老人说,他要活到老,干到老,等有一天干不动了,他会把自己的日记、救援经验、发明创造进行整理,留给热爱铁路救援工作的有心人继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