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则天为了笼络知识分子,一登基就发出通知,让那些有真才实学,但还未被朝廷发现的“遗贤”前来洛阳“应制举”。各地学子络绎于途,纷纷往洛阳赶来。
李玉明 绘 | |
隋唐两朝,如梦如幻;教育成果,果丰花繁。
隋朝寿命短,只有37年;唐朝称盛世,辉煌近300年。教育方面,隋代开创科举,可谓是“隋苑初现科举花”;唐朝健全科举制,可谓是“大唐满眼桃李枝”。于是,当我们观察隋唐两朝的教育表情时,会发现这两张骄傲的脸上,都写着“科举”二字。
人们对隋朝,通常没有好印象。
该朝出了个隋炀帝,那真是出了名的昏!其实,实事求是地说,隋朝真不赖!发明了科举制,使读书人有了明确的出路;隋炀帝了不起!他修了大运河,大大方便了后世漕运。
隋炀帝办教育,有三个特点:办学校、收图书、搞科举
隋炀帝杨广有创造性。
早在公元610年,隋炀帝就在洛阳搞起了“河洛文化旅游节”。当然,那时不是这个叫法,但内容却也差不多。他命令当时的文艺工作者聚集洛阳,在端门街辟出专门场地,盛陈天下百戏,展演杂技歌舞,整整热闹了一个月。
隋炀帝思想很解放,他打破“九品中正制”,说:什么名门望族才能当官?扯淡!我偏让平民子弟来考试,只要考上了,就让他当国家公务员!
隋炀帝有文物保护意识,他兴建东都洛阳城,特意避开周王城,避开汉魏故城,说:
周王城附近有周天子墓地,可不能打扰死人;白马寺东边汉魏故城下面,都是层层叠叠的历史遗存,也不能在那上面建城!
于是,隋炀帝手下的城建专家,在东周王陵东边小心翼翼地画了一条线,使新矗立的隋朝皇城区,与东周王陵近在咫尺,互不侵犯。好家伙!现在想想:倘若是隋炀帝胡乱在那里建新城,我们今天就看不到“天子驾六”了。
隋炀帝有文化,他是一个诗人:从洛阳回长安,他要求随行大臣一路赋诗,把京洛春色、崤函风光都写进诗里。他会作诗,而且诗风豪迈。
可想而知,这样一个有文化的皇帝,其教育理念肯定也是高屋建瓴的。他之前的魏晋时期,门阀世族垄断教育,平民子弟无缘学习。他决心打破这种局面。《洛阳市志》第十二卷记载:隋炀帝上台后,首先恢复洛阳的高等教育,在洛阳国子学、太学各设博士5人,助教5人;书学(书法学)、算学(数学)各设博士2人,助教2人。
他还重视法律、医学,在大理寺中设律学博士8人。在太常寺属下设置太医署,配备医学博士、按摩博士、药员师等等。而在秘书省所属的太史曹,配备天文、历法等专门的科技人员。一时间,全国高端知识分子云集洛阳,大儒徐文远、王恭等都在洛阳执教,培养出杨玄感、李密、王世充等风云人物。
隋炀帝办教育,有三个特点:办学校、收图书、搞科举。
所谓“科举”,就是“分科举人”的意思。中国能诞生科举制,功劳要记在隋炀帝以及他的老爸隋文帝身上: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七月,隋文帝下达“分科举人”之命令,这可算是科举制的一个“药引子”,接着,隋炀帝开出了药方,扩大了分科范围: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四月,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学业优敏、文才秀美”等“十科”举人。隋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以“试策”取士,从而打通一条由教育到科举任官的康庄大道,标志着科举制度的产生。
隋朝的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儒学大师徐文远(洛阳人),在洛阳国子学执教,他是研究《左氏春秋》的专家,不但完成了《左传义疏》60卷,还终生不辍地讲解《孝经》和《礼记》。大学者王恭,也是洛阳人,他和孔颖达、颜师古、王琰等名家,编纂了《五经正义》180卷,朝廷颁令刊行全国,作为高等教育的统一教材。
纵观隋代教育局面,仍以洛阳“高校”成绩最佳,名家大儒都集中在洛阳,加之隋炀帝的目光,早已撇下长安,瞅准江都(扬州)和江南水系,固需以洛阳为中心修建大运河,所以对洛阳关注得最多,对洛阳教育投入得最多——别的都不说,仅创科举制一项,就足以让他和他的王朝载入史册。
武则天对教育的一大贡献:首创武举制,拓宽了科举领域
唐代,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代。
但唐初的教育状况,却赶不上隋朝。由于隋末动乱,教育受到重创,一度跌入低谷。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唐太宗李世民在洛阳宫下诏,命令河北、淮南诸州长官,搜访推荐当地“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由官府提供车辆,“运输”到洛阳宫面试。
这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制举,却也拉开了唐朝在洛阳科举的序幕。
龙朔二年(公元662年),高宗在洛阳设置国子监,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6个学校。此外,在门下省设弘文馆,在东宫设崇文馆,在尚书省祠部设崇玄馆,另有太医署、太卜署、司天台、太仆寺等机构,这样一来,中央重要职能部门,基本上都有了相应的所属学校。
唐朝的这些医学、算学、律学,当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应用性学科学校,所以高丽、日本、吐蕃等周边国家和地区,都派了大批留学生入唐深造学习。
上元元年(公元674年),高宗的皇后武则天,建议明经科按照策问《孝经》、《论语》的办法,加试《老子》。高宗接受了她的建议,于次年春正式批准,并令进士科也加试《老子》的策问。这说明武则天在当皇后时,就已插手教育领域。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当了女皇,立即把洛阳改称神都。这样一来,全国政治中心就从长安移至洛阳,教育管理机构遂来洛阳办公。武则天为了笼络知识分子,一登基就发出通知,让那些有真才实学,但还未被朝廷发现的“遗贤”前来洛阳“应制举”。
各地学子络绎于途,纷纷往洛阳赶。武则天还在洛城殿策问贡士,亲自出马招聘国家公务员。看到大量的人才为她所用,她似乎看到了“大周”的希望——她这样一搞不要紧,科举史为她记了一笔:武则天开了
“贡士殿试”的先河。
为进一步笼络知识分子,一年后她又接见各地贡士,不管贤愚,一律提拔。
武则天这样做,当然有收买人心的意思,但客观上推动了教育事业,弘扬了科举制,发现了大批人才。
武则天对教育还有一大贡献:首创了武举制,拓宽了科举领域。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武则天下令各州习武者,每年可按明经、进士例举,由兵部负责组织考试录取,使之成为常举。
这个女人很有意思,横竖都喜欢洛阳,为让全国人民也像她那样重视洛阳,她利用读书人来洛阳应试的机会,撂给大家一个讨论题:请问,洛阳作为神都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哈哈,她很狡黠,率先发言,定下调子:批评前代一些帝王没有重视洛阳,没有把洛阳作为首都。一时间,论述洛阳可作都城的文章如雪片飞舞,喜得女皇笑逐颜开。
细察武周这段时间,武则天把教育的突破口,还是放在了洛阳,放在了科举上,因为说到底教育是为国选才,而科举是层层过滤人才的管道,实事求是地说,唐太宗、唐高宗两任皇帝,都没有使科举制真正完善起来,而到了武则天执政时期,科举制才臻于完备,形成规模,成为例制。
纵观唐代教育,高等教育日臻完备,科举制度日渐科学,朝廷对教育有充分自信
开元盛世来了,唐玄宗李隆基执政了。
李隆基出生于洛阳,对洛阳有感情,上台后多次来洛。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举人们和主考官起了纠纷,为解开科举上的这些死疙瘩,李隆基不让吏部负责科举工作了,改由礼部代理。
如果唐玄宗不重视科举,是不会搞这样的改革的。他也像他的祖母武则天那样,多次在洛阳城南门楼亲试举人,引得天下士子纷纷莅洛——洛阳成了名副其实的文化特区。
唐玄宗还在洛阳为《孝经》作注,然后颁布全国,让民众学习。
唐代宗李豫,是后来改的名,特意换上“豫”字,一是他在洛阳出生,二是他尊重中原文化——公元726年,李豫出生在洛阳上阳宫别殿,上台执政后,他很想把都城从长安迁到洛阳。因为安史之乱后,吐蕃乘机东来,代宗一度避居陕州。但他的迁都计划,遭到大将郭子仪等人的谏阻。他只好把重视洛阳的心思,放在洛阳的教育上,命令洛阳的试题,可与长安不同,这是明显地看重洛阳。
代宗大历九年(公元774年),长安试题是《元日望含元殿御扇开合诗》,而洛阳的试题是《清明日赐百寮新火诗》,两京考题不同,这是重大的改革,有点像现在全国高考时的A卷B卷了,可见唐朝人是很灵活的。
到了唐文宗大和二年(公元828年)春,礼部侍郎崔郾在洛阳主持考试,这次的试题更有创造性,干脆结合洛阳风物典故,题目是《缑山月夜闻王子晋吹笙诗》。
由此可见大唐科举战线,思想观念非常解放,“高考题”出得非常灵活。
纵观唐代教育,高等教育日臻完备,科举制度日渐科学,朝廷对教育有充分自信,下层人民有书读,周边国家也派来留学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出身类别,选择六年制、九年制等不同的学制。律学、书学、算学是高等专科学校。律学的学生以法律学为专业,兼习格式法例。书学的学生学书法,每天写字一幅,开设的课程有时务策(时事政治),还有《国语》、《说文》、《字林》等。所有科目都分配有学习年限,学生每十天放假一天。放假前一天要考试,我们权且称之为“旬练”,与现在的“周练”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