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反复腹泻且伴有便秘的患者,在5年时间里跑遍我市各大综合医院,辗转于多个科室,但治疗效果总不明显,病因也模糊不清。当他被确诊为抑郁症并对症治疗1个月后,反复腹泻的毛病开始逐渐痊愈。
“走极端”的腹泻和便秘
今年32岁的大刘(化名)是洛宁县人,他被5年病痛折磨得瘦削不堪。提起“腹泻”两字,他苦不堪言。
从2003年开始,大刘出现了腹泻症状:每天少则如厕一两次,多则三五次,大便不规律,呈黄色水样,同时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这种不算严重的腹泻一次能持续一两个月甚至3个月。为此,他非常注意饮食,平时不吃辛辣、油腻、生冷食物,烟酒也戒掉了,作息时间也变得非常规律,但腹泻仍反复发作。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每当他的腹泻稍稍“告一段落”,便秘就接踵而至:大便干结、腹痛,连续几天排不下来,用止泻药也无济于事。症状常常持续半个月到一个月,而一旦便秘缓解,腹泻又卷土重来。
“5年来,我要么一天拉三五次,要么三五天不拉一次,排便几乎没有正常过。为了避免排便痛苦,我每天都尽量少吃饭,于是天天少气无力,现在病假离岗,已经无法正常工作……”大刘痛苦地说。
5年求医,病因难定
5年来,大刘为自己的病痛跑遍了洛宁县及洛阳市区各大医院,各种检查费、诊断费花去了几千元钱,可病因却模糊不清。
到底是胃出了毛病还是肠道出了毛病?大刘在腹泻、便秘时伴随腹痛、腹胀,而一般来讲,上腹部疼痛可能是胃病引起,脐周疼痛可能跟肠炎有关,右上腹疼痛可能跟肝胆疾病有关。有的医生还考虑他是不是出现了肠道肿瘤……大刘反复做了胃镜、肠镜、肝胆B超……可检查结果一切基本正常,有的医生最后只好根据经验给出一个“可能是慢性肠炎”的结论。
不知病根在哪儿,只能用些有助于消除症状的药物,于是中西药吃了不少,大刘的痛苦却始终陷在“腹泻——便秘——腹泻”的循环中无法摆脱。
腹泻源于心理疾病
最后,大刘听说,一些反复发作、查不清病因的躯体症状,可能源自于心理疾病,于是,大刘半信半疑地找到了研究心身疾病的大夫求医。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洛阳市心理学会心身分会主任委员杨喜山说,经询问发现,除了以上躯体症状,大刘性格内向,平时不爱出门、不爱与人交往;意志消沉,少气无力,情绪持续低落,对所有人、事、物都不感兴趣;自我评价非常低,总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如人;在刚开始出现腹泻时,大刘同时发现自己性欲减退,出现了阳痿、力不从心等情况……而以上各种症状,在以前就医时,大刘并未向医生提及。
杨喜山大夫经过诊断,确定大刘为抑郁症患者,而他久治不愈的“奇怪的腹泻”,正是源于抑郁症。
易被误诊的心身疾病
经过一个月的对症治疗,大刘的腹泻症状明显减轻。到9月中旬,经过3个月的治疗,大刘腹泻和便秘的情况很少出现,整个人精神面貌变化很大,原来情绪上的沮丧、低落也明显减轻。
杨大夫告诉记者,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将心身分离,认为心身之间没有联系。而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我们看到心身是一体的,心理疾病可以在躯体上出现症状,躯体疾病可以伴有心理障碍。
比如大刘患的抑郁症,除了情绪上的表现,躯体症状表现为腹泻、便秘、腹痛等。除此之外,抑郁症的躯体症状可能表现为心血管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内分泌系统症状、泌尿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皮肤症状等等。
杨大夫说,大刘遇到的情况并不鲜见,包括抑郁症和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等抑郁障碍,是综合医院最常见、最容易误诊的心理疾病。75%的抑郁障碍表现为躯体症状,而综合医院中的躯体疾病30%~50%又常常合并不同程度的抑郁障碍。因为这个疾病善于伪装,常改头换面,扮演成各个系统的疾病,分布到医院各个科室,而有的医师又缺乏相应的诊断经验。因此,抑郁障碍的误诊率特别高,希望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医生能认识此类心身疾病,尽早对症治疗。
(如果您身边有多次辗转求医,最后查明是心身疾病的故事,不妨通过本刊与广大患者分享治病经验,以减少此类患者的痛苦和求诊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