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们边等车边吃零食。 | |
早上,你给了孩子两元钱,让他买早点。孩子却用这钱“换”回了零食、玩具或不良图书。你询问过孩子把钱花在哪儿了吗?你知道孩子平时的消费行为吗?今日起,我们一起来关注——
“我输了!他爱它远胜过爱我!”上周四中午,在涧西区景华实验小学校门口,来接儿子放学的王女士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怎么回事?
王女士走到学校附近的一个商店门口,指着摆放在店门口的一堆零食说:“就是这些‘垃圾食品’拴住了我儿子的胃,害得他不好好吃我做的饭!”
当时正是放学时间,记者在现场看到,商店里挤满了来买东西的小学生。一个孩子吆喝着“饿死了!饿死了”,一口气买了两包
“双节棍”、两包“巴西烤肉”、三包“牛板筋”——都是小包装的豆制品,均价5毛钱一包。
有的学生手里拿着冰激凌,吃得兴高采烈;有的学生则在嚼泡泡糖。
在离商店不远的蛋糕店门口,十几个小学生正在扎堆购买小蛋糕、三明治。
“要是我不来看着,我儿子肯定跟这些孩子一样,买一堆零食解馋。”王女士说,她儿子今年刚上小学。因为学校离家较远,她和丈夫工作忙,刚开始,接送孩子的任务由儿子的奶奶负责。
“我儿子以前胃口很好,一顿能吃一碗米饭。上小学之后,他开始挑食,每次吃饭扒拉两口就说吃饱了。后来,孩子的奶奶告诉我,我儿子总是在路上缠着她给他买零食吃。他的小肚子都被零食填满了,回家后当然吃不下饭啦!”王女士说,为了防止儿子吃零食,她只好亲自来接儿子上下学。
记者在中午和下午放学时间,到景华实验小学、西工区实验小学、市实验小学等几所小学周边调查,发现买零食吃的孩子比比皆是。
小学三年级学生淙淙(化名)告诉记者:“爸爸一天给我两元钱,让我买早饭吃,我不想吃早饭,就买零食;有时候,妈妈给我买文具的钱,我用不完,也会买东西吃。”
市工商局有关人士指出,虽然监管部门一向重视学校周边的食品检查工作,严格清除
“三无食品”,但不排除有些商贩会投机取巧,偷偷向学生出售不合格小食品。这些不合格小食品质量、卫生都没有保障,严重威胁学生健康。
采访中,小学教师李改红提醒学生家长,最好不要随便给孩子零花钱,如果给了零花钱,应多询问孩子零花钱的去向,让孩子养成合理消费的习惯。另外,尽量让孩子按时在家吃饭,尤其是早饭,并努力改善家庭饮食结构,饭菜多一些花样,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小学生远离零食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