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光中 |
|
台湾诗人、著名作家余光中日前在南京表示,华语作品在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中处于“语言劣势”,因此把它当成一种点缀就好,不必太在意,更不必随之“起舞”。
最新一期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一位法国作家。余光中对此分析说:“从得奖人的分配看出,欧洲作家多,而又数北欧最多,亚洲作家很少。欧洲作家已连续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自1994年大江健三郎获奖以来,诺贝尔文学奖唯一一次走出欧洲还是在2003年,由南非作家库切获得。”
余光中说,瑞典文学院及其诺贝尔委员会18个评委中只有马悦然教授一个人懂中文,因此这根本就是一种不平衡的竞争,只是把它当成一种点缀就好,不必太在意。而诺贝尔文学奖之所以能这么受人关注,一个原因是它已经维持了一个多世纪,另一个原因是瑞典当局的政权比较稳定。
余光中说,中国人应该搞一个大规模的华语文学奖,因为“另一半世界是我们华语的世界”。他介绍,早就有一些机构在这么做,但是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吉隆坡就举办过一个花钟文学奖,大陆的作家王安忆和莫言等曾经获过该奖,而香港有一个红楼梦奖,但都缺少关注”。
余光中风趣地说:“如果把世界上的作家分为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和没有得过的两类,那么我宁愿属于没有得过的那一类,因为没有得过奖的有名作家比得过奖的有名作家多很多,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狄更斯、马克·吐温……他们都没有得过。有些人专门买那些获奖的书籍来看,当然有一些书是很好的,不过我不看,觉得不必随别人起舞。”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