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散步回家,未到楼下,便见一辆救护车闪烁着刺眼的蓝光疾驶而去。一问才知原委:王大爷早年丧偶,退休后恋上了打麻将,儿女对此很有意见。这不,王大爷又因打麻将,忘了去幼儿园接孙子,儿子忍无可忍,抱怨了几句,气头上话说重了,于是,原本患有高血压的王大爷,便晕到在地,不省人事……
批评之目的在于促其改过,所以,应该量体裁衣,研究批评的对象和方式。特别是对老人的批评,更应该注意措辞的艺术性。
春秋时,有个叫孙元觉的小孩,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一天,他看到父亲把年迈的祖父扔在深山老林里,急中生智对父亲说:“等你像爷爷这么大年纪的时候,我也把你送到这深山老林里。”父亲听了顿时醒悟,后对老人十分孝顺。忆得一事:一君嗜酒如命,常烂醉如泥,殃及妻儿。一日,女儿趁其外出,把家中藏酒悉数送人,仅留一瓶置于桌上,旁有一纸上书:“一盏两盏三四盏,五盏六盏七八盏,九盏十盏十一盏,酒入父肚女肠断。”其父看罢,抚纸慨然,遂戒酒。
人生于世,纵使圣人贤者亦会有缺点或过错,为人父母者莫能例外。倘若做子女的能恰如其份地指出,必会对带来家庭和谐融洽。然而,生活中有不少儿女对父母的“不当”抑或讳而不谈,抑或言辞过激,久而久之,易加深父(母)子(女)之间的代沟,形成感情危机。
古时启蒙读物《弟子规》里有言:“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意思是说父母亲有了过失,子女一定要劝谏改正,但在劝谏的时候,绝不可板着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倘若父母不接受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要以情感人,恳求父母改过。
当然,为人父母者也当以一颗平和之心对待子女的批评,学会从批评里感受儿女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