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永庆去年11月出席集团运动会,他依惯例脱帽向员工致意,如今看来似有告别之意。 |
|
台湾著名企业家、被誉为台湾的“经营之神”的王永庆,1917年1月18日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原籍福建省安溪县。
由于家境贫寒,勉强读到小学毕业的王永庆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学校。辍学后,15岁的王永庆独自一人来到台南的嘉义县,在一家米店里当上了小工。聪明伶俐的王永庆,除了完成送米的本职工作以外,处处留心老板经营米店的窍门。第二年,他请求父亲帮他借了200元做本钱,自己在嘉义开了家小小的米店。
米店新开,为了打开销路,王永庆主动为顾客送米上门,还注意收集人家用米的情况。此外,他还免费为顾客提供服务,如清洗米缸等。他的米店开门早,关门晚,比其他米店每天要多营业4个小时以上,随时买随时送。有时顾客半夜里敲门,他也总是热情服务。
经过艰苦努力,王永庆米店的营业额大大超过了同行店家,生意越来越兴旺。后来,他又开了一家碾米厂,自己买稻子碾米出售,这样不但利润高,而且米的质量更有保证。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的经济也开始发展,建筑业动得最快。王永庆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便抓住时机,抢先转向经营木材,结果获利颇丰。这个赤手空拳的农民的儿子,居然成了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商人。
这时,经营木材业的商家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王永庆便毅然决定退出木材行业。
那么,该干什么好呢?
上世纪50年代初,台湾急需发展的几大行业是纺织、水泥、塑胶等工业。当时台湾的化学工业中有地位有影响的企业家是何义,可是何义到国外考察后,认为台湾的塑胶产品无论如何也竞争不过日本的产品,所以不愿向台湾的塑胶工业投资。出人意料的是,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王永庆却主动表示愿意投资塑胶业。消息传出,王永庆的朋友都纷纷劝他放弃这种异想天开的决定。
王永庆没有被别人的冷嘲热讽吓倒。1954年,他和商人赵廷箴合作,筹措了50万美元的资金,创办了台湾岛上第一家塑胶公司。3年以后建成投产,但果然如人们所预料的,立刻就遇到了销售问题。首批产品100吨,在台湾只销出了20吨,明显地供大于求。按照生意场上的常规,供过于求时就应该减少生产。可王永庆却反其道而行之,下令扩大生产!这一来,连他当初争取到的合伙人,也不敢再跟着他冒险了,纷纷要求退出。精明过人的王永庆,竟敢背水一战,变卖了自己的全部财产,买下了公司的全部产权,使台塑公司成为他独资经营的产业。因为王永庆研究过日本的塑胶生产与销售情况,当时日本的PVC塑胶粉产量是3000吨,而日本的人口不过是台湾的10倍,所以他相信自己产品销不出去,并不是真的供过于求,而是因为价格太高——要想降低价格,就只有提高产量以降低成本。 第二年,他又投资成立了自己的塑胶产品加工厂——南亚塑胶工厂,直接将一部分塑胶原料生产出成品供应市场。
事情的发展,证明了王永庆的计算是正确的。随着产品价格的降低,销路打开了。台塑公司和南亚公司双双大获其利!从此,王永庆塑胶粉的产量持续上升,使他的公司成了世界上最大的PVC塑胶粉粒生产企业。
当台湾企业界一轰而上角逐于木材行业时,王永庆果断地转向了塑胶行业。可是,当他在塑胶行业站稳脚跟后,却又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去关注他借以发家致富的木材行业。
王永庆看到,由于台湾木材销路好,商家大量砍伐,可是他们要的只是树干部分,有1/3甚至一半的树枝都被白白地抛弃而浪费了。王永庆想,台湾的棉花产量严重不足,一直靠进口来补充,如果利用废弃在山上的树枝制造人造纤维,以替代天然纤维,一定会有发展前途!经过考察论证,1964年10月,王永庆开始创办台湾化学纤维工业公司。两年半后,台南新化八卦山下矗立起了一座新型的工业城,成为当时世界首创的连贯作业的人造纤维工厂。它使大量过去被抛弃的木材废料变成了纺织纤维,既节省了外汇,又降低了成本,为台湾纤维工业发展史写下了崭新的一页!
台塑、南亚、台化三大企业,使王永庆在当时台湾50家大厂商中名列第三!进入上世纪90年代,王永庆的产业已发展成一个庞大的企业集团,每年的营业额高达1650亿元新台币!王永庆因此被称为台湾的“经营之神”。
王永庆的许多经营管理思想,已成为企业家们信奉的至理名言。王永庆自己总结成功的经验时说,他认为最有效同时也最有意义的做法是选择“永远追求更大贡献”作为企业的目标。他说:“我不但与别人竞争,也对自己严格要求!”
在生活上,身为亿万富翁的王永庆同样对自己和家人严格要求。有人说,王永庆可能是世界上最节俭的亿万富翁。他对于吃的原则是“简便”,最爱吃的是家常的卤肉饭;他对于穿的原则是“整洁”,每天早上跑步穿的运动鞋,一双总要穿上好几年,而一条运动时用的毛巾据说用了近30年!
据悉,王永庆结过3次婚,其妻子分别是郭月兰、廖娇与李宝珠。其中,廖娇为王家生下了2男3女,李宝珠则生下了5个千金。
王永庆常用“富不过三代”的古话告诫自己的子女,要他们自己创业,不要依赖上辈的基业而坐享其成。他的儿子王文祥17岁考入英国伦敦帝国大学,24岁就获得了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国外找了个专业对口的工作苦干了3年。后来,王文祥回到自己家的企业中,王永庆同样要求他从最基层干起,经过课长、组长、厂长、副经理的逐级锻炼,数年之后,才让他担任一个部门的负责人。
当然,对于社会公益事业,王永庆从不小气。他曾一次就捐助2.5亿美元巨款给一家医院!
1988年,美国权威杂志《福布斯》报道,在全世界拥有10亿美元以上资产的富豪中,王永庆以40亿美元居第16位。从不名一文的农家子弟到亿万富豪,从不识“塑料”二字的外行到赫赫有名的塑料博士、“世界塑胶大王”,他的奋斗历程传遍了全世界。(据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