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郭师傅,是在位于天津南路边的他的修鞋店里。8平方米左右的房间被原料货架和双层床挤占了大部分空间,郭师傅侧坐在床前麻利地摆弄着手中的鞋子,不时地抬头招呼新来的顾客。
遭到重创,他试图卧轨逃避现实
郭师傅全名郭仁子,今年46岁,新安县城关镇人,两岁时患小儿麻痹,从那时起就只能依靠双拐行走。
上了初中,郭师傅对修理钟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凑钱买了相关书籍学习,又用家里平日舍不得吃积攒下来的鸡蛋换回旧钟表练习拆装,还卖掉自己的口粮去买零配件,终于学会了钟表修理技术。
初中毕业后,他在县城摆摊修表。1986年,34岁的郭师傅用10年修表的积蓄,又向亲朋好友借了些钱共计12万元开了一家面粉厂。
面粉厂刚开张那会儿,生意很红火。但好景不长,由于竞争加剧粮食涨价等种种原因,面粉厂越来越难以为继,最后厂子倒闭了,不仅十几年修表挣的钱全打了水漂,还欠下了6万元债务。
这次打击几乎将他击跨,面对每天上门讨债的债主们,他总是以出去收购小麦为借口离家外出躲避。终于有一次,东躲西藏的他被债主们堵在家中,一番劈头盖脸的辱骂,拐杖也被摔断成两截……
当晚,郭仁子独自蹒跚摸到县城东关的一段僻静的陇海铁路线上,头枕着凉凉的铁轨躺下来,叹口气闭上眼……后来,一对晚归的父子发现了他,急忙将他搀起身背下铁路,又把他一直送到他在东关的妹妹家。离开前,救他的人留下一句话:背一身债去死,名声可不好。
重新奋起,他走出困境再塑人生
这一次,郭仁子开始认真思索未来了。猛然间,他想起来自己还会修鞋,于是,从家人和朋友那里借了500块钱,在城里摆起了修鞋摊。
刚到城里修鞋时,因为顾客少,他连房租都交不起。这情况一连持续了整整4个月,后来才渐渐有了起色,靠信誉赢得顾客的他,名气也渐渐传开。
局面刚有点起色,新的打击又来了。郭师傅的妻子受不了这样的日子,撇下他和年幼的女儿,离家出走了。听到这一消息,70多岁的母亲从农村老家赶来帮他看孩子。女儿不到两岁,还在学走路。看着眼前这一老一少,郭师傅很明白自己该怎样做。从那以后,只要不是下大雨雪,每天早上7点他准时出摊,直到路上没了行人才回家。
每过一段时间,郭师傅都从修鞋收入中取出一部分钱,悄悄回趟新安县城,到弟弟妹妹家问一问:近来谁来上门讨债次数多,家中又急需钱用,便先还上部分借款。
那段日子里,郭师傅出摊修鞋时不敢多喝水,怕腿脚不灵便上厕所费时耽误生意,白天一坐下,两手拿起鞋就是忙一天,晚上收摊后躺在床上,胳膊和背疼得他睡不着。但郭师傅说,吃苦咱不怕,有活干有钱赚,可以慢慢还债,心里安宁。
这样,忙活到进城修鞋的第五个年头,郭师傅把当初开面粉厂欠下的6万元借款终于全部还清了。
2006年,在区残联和办事处的帮助下,郭师傅把鞋摊搬进了眼下位于天津南路和联盟路口的这间活动板房,白天干活,晚上可以睡觉,不用再拄着拐杖、推着工具车来回奔波了。日子好了,郭师傅想到了回报社会,这一年春节,他推出了为市民免费修鞋3天的服务。除此之外,这以后每年“八一”建军节和9月10日教师节,他还为军人和教师义务修鞋两天,一直坚持到现在。
现在,郭师傅的修鞋技术在这一片出了名,不仅上门修鞋的多了,上门想跟他学修鞋的人也不少。他先后带了5个徒弟,有健全人,也有像他一样的残疾人。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人,虽然他们或家庭贫困或身患疾病,但在困难面前,他们始终咬紧牙关,微笑面对。他们是洛阳的励志之星,他们在困难中顽强拼搏,在艰难中不断求索,面对现实,笑对人生。
如果您的身边有大家公认的励志之星,请告诉我们,让我们一起分享他们励志成才的故事,探寻他们一路成长的心路历程。如果您是一位从逆境中走出来的强者,请告诉我们,让我们一起分享您的成功经验,聆听您难以忘怀的人生感悟。联系电话13937967110、66778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