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森照在检视即将销往外地的牡丹。 陈曦
摄 |
|
规模越来越大的洛阳催花牡丹。 (资料图片) | |
核心提示
洛阳是中国牡丹园圃栽培的发源地,牡丹的人工栽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北宋。可以说,洛阳牡丹以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自古冠绝中华。
改革开放之后,洛阳牡丹的发展经历了恢复整理、初步发展、商品生产的起步和快速发展阶段,如今已形成了产业化发展模式。在此过程中,有着悠久的牡丹栽培历史的洛龙区安乐镇新村,在上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了我市最早的一批牡丹种植户,王森照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户。
王森照今年68岁了,每天仍然要花近10个小时侍弄自家的十余亩牡丹苗圃。在他家院中的土堆上,数百株刚从地里挖出的牡丹被戴上标签,摆得整整齐齐。这些牡丹都是外省买家通过电话订购的,“湖南、贵州、广东、河北的都有;打成包裹以后,每天都要向外地发出几十件。”王森照说。
“国庆节后种牡丹最合适。牡丹正在休眠期,气温低、地温高,上面不发芽,下面在生根,来年春天花开得好着呢!如果把牡丹运到南方,气候温暖,加上适当培养,不出两个月就能开出花来,正赶上过年。”老人告诉我们。
土地到手种牡丹
世居安乐新村的王森照家历代以花匠为业。“祖父、父亲都种牡丹、卖牡丹,从小我就跟着父亲学种花。”王森照说。
在他的记忆里,从幼时起,自家田地、房前屋后,到处都是牡丹花圃,孩子们放学回家就跑进去玩耍;每一天,眼中所见是片片牡丹,耳中所听是长辈们的“种花经”,孩子们对种花再熟悉不过了。
1962年,国家经济困难,在郑州一所技校上学的王森照因为学校停办而回到家中,成为在大队集体苗圃中劳动的一名花匠。
种植牡丹和各种花卉,是新村人的传统。以前各家种各家的,人民公社成立后集体种植——牡丹一直是该村田里的标志性作物。市里各单位、郊县各乡镇,到新村购买花卉的一直络绎不绝。
1966年文革开始后,种花成了“封资修”。村民们种植的美人蕉被砍掉焚烧,成片的腊梅被连根拔起……村里的田地一律被要求种粮种菜。幸运的是,牡丹因为可产药用的丹皮而未被消灭殆尽。
“牡丹是保住了一些。丹皮被收购以后,村里能被奖励一些布票、化肥什么的。可是那时候整天都是搞运动,大家心里都害怕,谁还有心种牡丹?”王森照说起来直摇头。
上世纪80年代初,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广开来,新村村民重新有了属于自己管理的土地。王森照家7口人,共分到二亩一分地。“有了自己能做主的地,大伙劲头都高啊,我就又想着种牡丹。”王森照说。
家人开始不同意王森照的意见。一来,牡丹种植成本高、周期长,什么时候有收益不好说,不如种粮种菜来得保险;二来,种花卉多年来被斥为“糟粕”,能不能有好的前景,谁也说不准。
“可我有自己的想法,”王森照说,“和前些年不同了,国家很多地方都在变化;再说,种牡丹、卖牡丹是村里的老营生了,我心里有底气。”见他心意已决,家里人只得接受了他的想法。
1982年,王森照将自家的田地分出一多半栽种牡丹,在村里率先恢复了牡丹种植。他算了一笔账:种一亩粮食或一亩菜,虽然见效快,但收入都比不上种一亩牡丹。
王森照干劲十足,让其他早年种惯了牡丹的村民也纷纷效仿。“那时候,大家都很兴奋,最爱说的话就是‘地归自家管了,爱种花就种花!’”
挑担进城卖牡丹
重新栽上牡丹花,王森照成了我市改革开放后首批牡丹种植专业户。从最初一亩多的种植面积,到承包村中两亩土地,王森照的牡丹田越来越大;在他的精心照料下,所植牡丹的质量日益提高,品种越来越多。
可是,问题随之出现了:种了这么多牡丹,怎么卖出去呢?
“开始心里害怕啊,总觉得做生意就是‘投机倒把’,不是光彩的事。”王森照说,“我又一想,村里人世代都种牡丹、卖牡丹,这是老传统,不丢人!”
用扁担挑起牡丹,王森照成了一名走街串巷的“卖花郎”。市内各大居民区和东关、谷水等集市,都留下了他挑担的身影,和“卖花哟”的叫卖声。
“攒住劲儿,嘴一张开就好了!”老人回忆。
当时做生意的人少,不管挑担还是拉架子车,找一块儿合适的地方卖花并不难。“洛阳人还是喜欢牡丹,我的生意从开始就不错。”他说。
除了把牡丹运出去卖,由于新村花卉的名声在外,市内各大机关、厂矿和爱好种植花卉的市民,也纷纷重新来到新村买花。“新村花卉的名声又响了起来,来买花的人越来越多,种植户们的劲头更大了”。
1986年,在亲戚朋友提供的资金帮助下,王森照又承包了村里一块十余亩的田地,将牡丹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
发家致富靠牡丹
用王森照自己的话来说,他在上世纪80年代搞牡丹种植和经营,还只是“小打小闹”,90年代新村牡丹种植的大发展,则让他一家走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
1992年,与村里的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后,王森照打算在安乐镇西霞宫承包30余亩地种植牡丹。可是承包这么大面积的土地,地租、人工以及各种杂费,需要投入数十万元,实在不是一个小数目。况且,由于牡丹种植的特殊性,这些钱投入后至少要3年才能见到效益。
去银行贷款,王森照碰了钉子:“贷给商户,人家几个月就能还上;就是贷给养猪养羊的,一年也能见效;贷给你去种牡丹,谁知道3年后会有什么结果?”
“还是要感谢国家的政策。”王森照说。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市开始大力发展牡丹产业,上世纪90年代初,市里加大了扶持普通农民搞牡丹种植的力度。找到有关部门的领导,再次请求银行信贷部门实地评估——最终,王森照拿到了贷款,还是国家专门扶持农村发展的贴息贷款。
有了市里的扶持,牡丹种植户的收获季节到来了。1995年,王森照家出售牡丹的收益就达到了十几万元。第二年,他不仅还清了贷款,还进一步扩大了牡丹种植规模。
自家的新宅盖起来了,联系生意的大哥大用上了,出门送货的农用车也开上了——王森照成了村里种花致富的领头人,在发展花卉产业的会议上,他还作为牡丹种植专业户的代表上台发了言。
走出洛阳有牡丹
“洛阳牡丹甲天下”,随着大批专业户的种植,雍容华贵的牡丹开始走出洛阳。
“牡丹种植技术不断发展,市场也被不断打开。”王森照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初,王森照和一些种植户开始培植催花牡丹。“我记得很清楚,那是在过年前,我们把一车催开花的牡丹拉到了洛龙路边,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买,都说这是纸做的假花”。
1990年前后,新村的催花牡丹已经开始在年节时销往广州等地。搭上运花的车辆,种植户们带着种植技术一同前往销售地,有的在当地租下苗圃,种牡丹,卖牡丹。
“2000年前后,大量的牡丹开始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年节花卉市场上,卖花的收入真是不错。”王森照说,从那时起,他每年都要在广州呆上几个月。
如今,王森照的两个儿子也都拥有了面积不小的牡丹苗圃,并分别在新村花卉市场经营着自己的门市。“年轻人的技术也很好,我相信他们能把牡丹种植搞得更红火。”老人说。
王森照自己也闲不住。除管理苗圃外,老人目前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接全国各地客户打来的电话,再将人家订购的牡丹邮寄出去。在王森照家,我们看到了他数十年积累下来的一大摞客户资料,抱着这一页一页亲手订成的本子,老人喜滋滋地说:“从南方到北方,从国内到国外,大家都喜欢牡丹!当个牡丹种植专业户,好日子还长着呢!”
相关链接
目前,我市牡丹种植总面积达16000亩,每年牡丹园门票收入、牡丹种苗销售收入、催花牡丹销售收入、牡丹系列产品销售收入等与牡丹种植直接相关的经济收益超过1亿元。
牡丹种植专业户主要分布于邙山牡丹产业带、白马寺牡丹种植区、洛龙区新村等地,共有近600户,每户种植面积从数亩至上百亩不等,主要出售盆花、种苗,并以外销为主,每亩平均年收入3000元左右。
据有关部门介绍,我市牡丹产业在保证规模的同时,正向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及提高科技含量、增加附加值方向大踏步迈进,12个标准化种植基地、7个牡丹园艺化栽培基地已建成或正在筹建。同时,洛阳也在积极开拓国内外牡丹市场,树立洛阳牡丹种苗品牌,建立牡丹的培育、销售网络,努力放大洛阳牡丹的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