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月球探测竞赛记忆犹新,当时双方都发射了数十个探测器,美国甚至实现了人类的首次登月。此后,月球沉寂了多年,并逐渐淡出了人们太空探索的视线。
然而,月球在时隔数十年后又迎来了人类的探测热潮。如果说人类首次探月热潮是伴随着美苏争霸而出现的,那么第二次探月热潮则是随着航天技术大国的突然增多而掀起的。大家不约而同地把探月活动的时间表确定在了2008年前后,这也许是巧合,却又与技术实力增长及不甘为人后的心态有着重要关系。
日本在2007年发射“月亮女神”绕月卫星;2007年中国发射了“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器;携有欧美仪器的印度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也在本月22日升空;欧洲即将实施机器人登月计划,送机器人上月球;美国也要在2009年初设法让探测器两次撞击月球南极以找到月球上有水的证据,并计划在2018年前让宇航员重返月球;而俄罗斯也将于2009年启动自己的探月计划,力争此后几年向月球发射探测器,并实现该国首次载人环月飞行等。此外,美国已与印度、韩国、日本、加拿大及欧洲国家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探月活动。
月球开发可以加强各国间的工业联系,使相关的高科技通过工业生产很快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对拉动经济很有利,同时也会影响到政治方面。这是开发月球热潮的主要动力。此外,开展月球探测将会促进一个国家的空间天文学、空间物理学、空间材料科学、空间天气与空间环境科学等的创新和发展,这些学科的进展又将带动更多的基础学科交叉、渗透与共同发展。正如载人航天一样,它是大国技术实力的象征,同时探月过程也会给当事国带来享之不尽的技术成果。
事实上,月球的物理和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对地球也有重要影响,加之它资源丰富,这都是它一直吸引人类前往的重要原因。此外,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人类在探月活动中发现月球上可能有水存在的迹象,这些发现重新引发了人类对月球探测的兴趣,也促使形成了新一轮的探月热潮。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 杨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