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04版:娇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小女子的大座驾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08 年 10 月 29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女人30年之行篇
小女子的大座驾
文图/本报记者 宋 扬
  2008年的洛阳街头,随处可见开着汽车的女子。

  她们中有一二十岁的妙龄女子,也有四五十岁的中年女性,不管是技术娴熟的速驰,还是小心翼翼的徐行,路人再不会好奇地侧目或惊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私家车已经走进越来越多的家庭。而汽车款式多,可选择的价位广,也让普通百姓能越来越轻松地圆梦。

  交通便捷了,也许很少有人再去回忆30年前人们是怎样出行的。的确,人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令人无法想象甚至不可思议的变化就在这30年间悄然发生了。

  她的30年出行路  

  出镜人物:张露华,54岁,小学教师

  许多人看到张露华开车(如图),都会感叹:“大姐,您多大了?还敢开车啊?!”

  “那有什么,只要胆大心细,这种年龄开车没问题!况且,现在生活好了,有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怎能不尝试一下?!”

  张露华的回答,代表了许多中老年开车女性的想法。

  也就是改革开放那一年,大学毕业的张露华来到了洛阳。那时的她是个穷学生,没有一点儿个人资产。而30年一晃而过,她已经有了一辆自己的座驾。

  20世纪70年代:

  她背着行李走出山村

  张露华的老家在南阳方城县一个位于伏牛山的小山村里,村里人口不多,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很少出门。在张露华的记忆里,最美的事就是去离家5公里的公社,那里有街道和瓦房,还有商店。从村里去公社全是走狭窄的土路,唯一能“使唤”的就是自己的两条腿。

  1973年,张露华高中毕业,要去40公里外的县城参加民办教师培训。她步行到公社,搭上了唯一一班去县城的长途车。这是她第一次坐长途车,7年前,她曾去过一次县城,那是背着被包、揣着《毛主席语录》走着去的。

  那时的长途车是辆破烂、简陋的大巴,司机要在前面鼓捣半天才能发动起来,乘客带的粮食、鸡蛋、柿子等将车里堆得乱七八糟,甚至还有活鸡与人一同坐在车上。就在无处落脚和不断的颠簸中,张露华第二次进了县城。

  年轻的她怀揣梦想,希望有朝一日能走出这个交通闭塞的山村。在当了两年民办教师后,她有幸得到了工农兵学员名额,到原南阳师范学校(今南阳师院)读大专。她仍然是背着行李步行到公社,再从公社搭长途车到县城,又从县城搭班次不多的长途车到南阳,第一次走进了城市。

  20世纪80年代:她有了第一辆自行车

  当张露华拥有属于自己的第一辆自行车时,时间已经到了1980年。其实,严格来说自行车还不是她的,那车是她当时的对象、后来的老公买的,归两人共同使用。

  上世纪70年代,张露华所在的村子里根本没有自行车,她也仅仅是在公社看到几个公社干部骑过。由于山路崎岖不平,干部们也不可能骑得很惬意,遇到沟沟坎坎都要下来推着走。对张露华等人来说,对拥有这种两个轮子转着跑的玩意儿已经羡慕不已了。据说,自行车当时即使在城市里也是富有的象征,而且没票休想买得到!

  1978年,张露华被分到位于西工区的一所学校,她跟同伴出去玩时还是习惯步行,去涧西、龙门都靠两条腿,既省钱又免挤公交车。后来,她对象托关系找票买到一辆26飞鸽自行车,两人终于有“车”了!

  1982年,张露华生孩子时,就是老公的同事用自行车带着她,老公在旁边骑自行车照应着到医院去的。没办法,那时哪有出租车啊?当时有能耐的不过是借辆架子车或三轮车拉病人到医院。

  20世纪90年代:她坐上了老公的摩托车

  张露华老公的第一辆摩托车严格来说不是90年代买的,而是1989年,他买回一辆亚马哈摩托车,到1995年又换成了本田摩托车。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摩托车开始走入百姓家庭,到了90年代,它的式样、品牌大大增多。当然,摩托车仍然属于高档物品。张露华老公是律师,骑上摩托车后四处办案就方便多了。那时,有摩托车坐也是很神气的事。刚坐上摩托车时,张露华还真不习惯,觉得它冲劲太大、速度太快,而且人坐在上面被冷风飕飕地吹着,既寒冷又不安全。

  后来,老公带她回义马老家时,嫌坐长途车不自由,干脆就骑摩托车回去了。路上要骑近两个小时,尽管两人到老家后冻得瑟瑟发抖,被风吹得灰头土脸,还是赢来了亲友的赞叹:瞧这摩托车,还是进口货呢!

  张露华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农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她回自己老家时,发现村里也有不少年轻人骑上了摩托车。而城市里,出租车不再那么高高再上,普通百姓也能消费得起。此后出租车又经历了从面的到夏利再到富康的更新换代。

  21世纪:她有了私家小轿车

  2002年,张露华的家搬到了高新技术开发区,离她上班的地方可就远了。她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刚开始还没有直达车,需要倒两趟车。后来有了直达公交车,平均10分钟就有一趟。

  虽然坐公交车方便了,但上下班高峰时,车上还是比较拥挤,而刮风下雨天也确有不便,起早贪黑的张露华虽然年过五旬,但有了开汽车的打算。

  刚开始,她跟老公商量学车时,老公极力反对,当然不是心疼钱,而是担心她的安全,总觉得她这个年龄的女性开车者实在少之又少。2007年暑假,无法打消老婆热情的老公终于妥协,张露华兴奋地在驾校开始了学车生涯。为自己的安全负责,她学得很认真,教练看她年龄大也照顾她多练会儿,两个多月后,她拿到了自己的“本儿”。

  今年1月,张露华开上了自己的私家小轿车,以前她至少要提前1个小时出门,现在30分钟用不了就到单位了。虽然开车会遇到公共场所停车位太少、部分路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等麻烦,生活的便捷性还是提高了。今年春天,送定居日本的女儿回日本时,就是张露华亲自驾车送她到新郑机场。今年暑假,张露华还和老公一起自驾车去云台山、石人山、白云山等地游玩。

  想想30多年前,自己还是那个步行在山区小道上的姑娘,张露华感慨万千。

  她的老车和新车  

  出镜人物:孙女士,40岁,国企员工

  在涧西区一个小区里看到孙女士时,她正站在一辆大气、漂亮的银灰色三菱轿车前,这是她家今年春天刚买的戈蓝轿车。

  车身很宽阔,将她本就娇小的身材衬得更加玲珑。在她身旁,还摆着一辆破旧的24女式自行车,车上的烤漆已经剥落,露出斑斑锈迹(如图)。孙女士笑着说,虽然新旧反差如此强烈,有了新车,她却没打算处理旧车,因为它是岁月流逝的见证。

  7∶2的自行车

  孙女士的这辆自行车已经有14年历史了,是她拥有的第一辆自行车。在1988年考上大学之前,她在县城老家出门主要是步行,偶尔能骑骑自行车。当时家里老少共有7口人,却只有2辆自行车,所以未成年的她很少能骑上自行车。1994年,她上班一段时间后才买了这辆自行车。当时她每月只有300多元工资,买这辆知名品牌的自行车花了她495元,攒了好几个月呢。

  逃荒似的火车

  孙女士考上大学后最头疼的事就是放假回家和返校。那时的绿皮火车设施陈旧,乘客人满为患,而且速度很慢。孙女士说,她们往返刚好逢上客运高峰期,经常进了车厢后连放脚的地方都没有,气味也非常难闻。不过,能坐上车就不错了,好几次她和同学都是哀求车上的乘客帮忙拉着她们翻窗子钻进火车。现在想想大家都跟难民逃荒似的。

  上世纪90年代之后,火车车次增多,设施也得到很大改善。现在坐火车出行不再受罪了,特别是动车组,速度那叫快。而坐飞机出门旅游、办事也越来越平民化了。

  舒适的私家车

  说实话,孙女士家对轿车并不十分急需。她和老公上下班单位都有班车,但是当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买了汽车,当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小康生活的象征后,孙女士和老公自然也想开车了。孙女士说,有了私家车,告别了天气不好、不便打的之苦,如果回老家买不到火车卧铺票,她和老公可以随时开着车就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