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6版:百姓写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难忘 一九八三年
学会感动
钱 女
关键的一票
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10 月 31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难忘 一九八三年
邱宏安
  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最令我难忘的是1983年。那一年,家乡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一举改变了“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和“瓜菜半年粮”的生活状况,父老乡亲走上了奔小康的金光大道。

  我的家乡在豫西地区的邙山之巅,土地贫瘠,人们生活困苦。“邙山岭上火龙窝,十年九旱灾难多。”这是我童年时代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民谣。从我记事起,吃饭问题就成了家里的一件大事。

  在那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野菜、鱼草、“淀粉馍”(即把庄稼的秸秆磨碎后蒸的馍)成了人们的主要口粮。记得上小学时一次放学回家,由于饿得太狠,过门槛时腿没有抬起来被绊倒,好半天没有爬起来,母亲心痛得掉下了眼泪。上中学时,我每个星期带的干粮就是把红薯切成片,烙熟后带到学校,而且一顿只能吃三五片。经常到上午最后一节课就饿得心慌意乱,只盼着快点下课冲向食堂。

  三年自然灾害过后,虽然生活好过了一些,但人均每年最多能吃到100多斤麦子,遇到歉收年景,就只能吃到几十斤,不够的部分就要靠红薯、野菜、瓜果来补充。那时人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吃上饱饭、吃上白面馍。

  1983年,我们家乡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家三口人分了6亩责任田。由于我妻子辛勤劳动、精心管理,再加上我休班回家帮忙,当年就生产粮食近千斤,人均300多斤,除了交公粮和留足种子外,基本上实现了粮食自给。

  全家人在尝到了责任制的甜头后,欢天喜地、精神焕发。第二年,我家更换了优良小麦品种,买了化肥,在管理方面下了更大的工夫,结果生产粮2000斤,人均600多斤,比上年翻了一倍。当时全家人高兴得合不拢嘴,妻子说:“要不是改革开放,咱家说啥也不会打这么多粮食,真是党的富民政策好啊!”

  (洛阳东车站)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