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一生,都在和“东西”打交道:擦脸的东西、抹手的东西、洗衣服的东西、装东西的东西……
别笑女人俗,女人对物质的追求是男人无法想象的。一个讲究的女人,用的必定是当下最流行、最时髦的东西。
正因如此,从一个女人所用的物品中,你就可以清晰地读出时代发展的脉络。
她们的黄金时代
听一群女人讲她们所用的东西,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随着一件件东西,浮出岁月的水面,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你眼前,带着使用者的喜怒哀乐。
这种体会,总使人觉得亲切又熟悉——哪怕那些东西离你那样遥远。
时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用之关键词:简单、将就
讲述人:高爱玲,年约五旬,干部
讲述人:何静,职员,年龄保密
三转一响
“三转一响”,年轻人听到这词儿,可能会觉得很神秘吧?呵呵,其实,它说的也就是带轱辘的和会唱歌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还有半导体收音机。
上世纪70年代,姑娘出嫁,能得到这几样聘礼,风光无比!这些东西在当时金贵着呢,代表的可是最高生活水平。谁家有这几样东西,就神气得不行,左邻右舍都羡慕你!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收音机不稀罕了,黑白电视机开始流行。有钱人多会置办两样家电:红梅牌黑白电视机、双卡录音机。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也就是何静结婚那会儿,彩色电视机“飞入寻常百姓家”,洗衣机、电冰箱也逐渐普及。
1988年,电冰箱涨价,洛阳的“冰箱抢购风”刮得正猛。何静托人找到在七里河卖家电的一位经理,经理给批了张条子,她才得以花2600元“抢”了一台冰箱。
这台冰箱,让何静全家人高兴了好长时间。现在看来,这台冰箱不但价格贵,而且功能单一。
电报
与高爱玲差不多岁数的人,大都有过到邮局发电报的经历。
那时候电话尚未普及,只有大厂才装有电话。要找人,有三种方式:如果这人在厂里上班,可以打他们单位的电话(前提是你得到邮局打电话),让单位帮忙通知;不然就是写信;嫌写信慢,就得发电报。
当时的人一般不用第一种方式联系,因为电话费太贵,打一分钟好几毛钱呢!而一张全国邮票才8分钱,市内邮票才4分钱。写信的成本显然要低得多。
发电报是按字收费的,成本高,但遇到急事,比如家人突发急病等,那也是非发不可的。
这时候就很考验一个人的文字功夫。
到了邮局,你必得思量一个问题:怎样用最少的字把话讲清楚?
雪花膏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再不好看的女人,也会想法子美化自己的脸面。
高爱玲年轻的时候,拿雪花膏抹脸,友谊牌雪花膏、雪花牌雪花膏,一袋1毛钱。天气干燥的时候,她也用润面油——唇膏大小的一块油脂,外面裹着层塑料纸,5分钱一个,抹脸或抹嘴唇,油乎乎的。
当时流行的还有美加净珍珠霜、宫灯牌杏仁蜜……都是便宜且不贵的国货。并非时人都是“愤青”,非国货不用,而是当时压根儿就没有进口化妆品!
洗面奶?别开玩笑了!用块香皂洗洗,女人们就感觉很幸福了!
皂角水
在高爱玲年轻的时候,“中药护发”很是盛行。
当时没有“海飞丝”、“飘柔”、“伊卡璐”,只有海鸥洗发膏和蜂花护发素。有的姑娘觉得洗发产品不顺手,干脆自己制造“洗发香波”:
从皂角树上摘一捧皂角——一种刀形荚果,拿砖头砸碎,放进盆里,加上温水,用纱布滤掉渣子,余下一盆棕色的液体,便可以洗头了。这可是纯天然的洗发品,洗完之后,头发光溜溜的。
洗发用皂角,洗衣服用中州牌或是矛盾牌肥皂,四五毛钱一块,和现在的透明皂一般大小,但是不透明。
洗澡的东西更是简单,没有搓澡巾,带一条毛巾就可以去泡澡堂。进了澡堂,鞋一脱,光着脚板儿到处跑——当时的澡堂拖鞋不多,去晚了抢不到。条件是简陋了一点儿,可是澡票便宜,上世纪70年代澡票才5分钱一张,到80年代也不过几毛钱一张。
卫生带
40岁以上的女人,应该都用过或者听说过这种东西吧。它看起来就像日本相扑运动员穿的小裤衩:
巴掌宽的长布条,从前往后绕过女人的私处,两头用一根带子穿住,绑在腰际;布条的中间,衬着一块软皮,软皮上有两个鼻儿,可以固定卫生纸。
那个年代的女人,每逢生理期,大都得穿这个。先不讲软皮的透气性好不好,光是来回换纸就让人心烦——将卫生纸叠得厚厚的,垫在软皮上,感觉下面湿透了,就得赶紧找厕所换纸,不然弄脏了裤子,不光难受,还会出丑。
有的女人家里穷,连卫生带都买不起,来月经的时候,只能衬着纸,想想都让人头疼!
罐头瓶
那个年代的女人都是过日子的好手,吃完了罐头,罐头瓶舍不得扔,小心翼翼地搁进厨房,装盐、白糖、味精。
没人觉得罐头瓶装东西不好看,当时讲求的是实用、省钱。
高爱玲和婆婆分家的时候,买了一个钢精锅、两个盆、四个碗、五六双筷子、两把勺子,总共花了20多元钱。
——这可不是天方夜谭。当时碗才两毛钱一个。
钢精锅还算贵哩,要是找铁匠制作一锅,花钱更少!
她的黄金时代
时间:上世纪90年代至今
用之关键词:选择多样化、奢侈、精细、讲究
讲述人:苏苏,26岁,文字工作者
手机、电脑
我10岁的时候,我家交了几千元电话初装费,装了一部固定电话。
这电话基本上形同虚设,因为亲戚朋友家里都没有装电话,没处打;再说电话费一分钟6毛钱,打着心疼。
我14岁的时候,我爸花两千元买了一部Call机,有人想找我爸,就通过传呼台Call他,让他回电话。
我上高中的时候,我爸花一万多元买了部“大哥大”手机,如砖头大小,别在腰间,很酷,很神气。
待我上大学的时候,我有了自己的手机,小巧玲珑,蓝屏的,16和弦音。当时市面上已经见不到“大哥大”了,早淘汰了。
如今,我参加工作多年,手机换了七八个,一个比一个先进。我现在用的手机,有摄像、照相、录音装置,可以听音乐、下载最新铃声和图片、收发彩信。我朋友还说我的手机不入时。
现在又有人用“大哥大”了,不为便宜,只为与众不同。
现在的人,家里也装固定电话,但大多是为了上网。既然随时随地可以用手机和亲友煲电话粥,何必非用固话?反正手机话费也不贵。
去年,我买了一部台式电脑,后来觉得台式机太笨重,又买了台笔记本电脑。
我家的电视机、音响基本闲置着,我用电脑看电影、听音乐;下载一个飞信客户端,还可以用电脑给朋友的手机发短信呢!
香奈儿
和我年龄相仿的女孩子,没用过香奈儿,也听说过香奈儿吧。奢侈化妆品向来是女孩子的最爱。
在我的梳妆台上,摆着“倩碧三部曲”、“兰蔻”睫毛膏、“安娜苏”腮红、“香奈儿5号”……我并不崇洋媚外,因为我也用大宝SOD蜜、美加净护手霜。只要是口碑好的化妆品,我都愿意尝试。
护理液
生理期被我当成一种自恋式的享受。每次逛超市,我都会在女性护理用品货架前徘徊许久,挑拣包装精美的卫生巾、卫生棉。
光是那些“洗洗更健康”的护理液,我家卫生间里就放了三四种。
“特别贵”
“特别贵”就是“特百惠”——保鲜盒。
我不会做饭,但喜欢把厨房收拾得漂亮整洁,于是买了许多好看的保鲜盒,专门盛放各种食材。
有人觉得我花一千多元买一堆盒子日浪费,我却不以为然,这代表的可是生活品质!
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冰箱、彩电、洗衣机、电磁炉什么的,家用电器都买全了,剩下的闲钱,还不就得往细微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