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一:断续“打盹”比一次长睡好 睡眠分为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二者分别占总睡眠时间的75%~80%和20%~25%。所谓的“打盹”,实际上是较浅状态的慢波睡眠。充分的慢波睡眠能促进生长和体力恢复,而充分的快波睡眠则能促进脑力恢复。由此可见,要使脑力和体力都得到恢复,必须经过长睡,“打盹”只是解决一时的体力之劳。
错二:早睡早起是有益健康的好习惯人有各种不同的类型,睡眠也是如此。只要能配合自己的生理节奏,一觉醒来精神振奋,头脑清醒,就是有益健康的睡眠。
错三:平时欠下的“睡债”,可在双休日补上 睡眠具有本身的节律,一旦生物钟被打乱,短时间内会引起紧张、失眠,长此以往,将导致内分泌紊乱,甚至患上一些慢性病。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不欠“睡债”。
错四:多喝酒能帮助睡眠 偶尔适量地饮酒可能有助于睡眠,但长期或过量喝酒则会造成失眠。因为乙醇的镇静催眠作用持续时间只有短短数小时,催眠功效消失后,人体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反而容易惊醒,甚至失眠。
错五:睡眠环境应绝对安静 环境对睡眠的影响,不仅是习惯问题,还有其神经生理学的问题。如果大脑皮质受到的刺激过多、过久或单调重复,会使大脑皮质的兴奋活动转为抑制,使人产生睡意。所以,长途旅行的火车车轮那单调而有节奏的滚动声、宁静春夜里淅淅沥沥的雨滴声,都有催人入睡的效果。由此可见,对睡眠环境的要求是因人而异的。
错六:多做梦会影响大脑休息 有人觉得梦多,有人觉得梦少,其实主要取决于在哪个睡眠时段醒来。如果在快波睡眠时段醒来,因为能记住梦,人就会觉得梦多;如果在慢波睡眠时段醒来,就很少记得有梦。那些认为整夜都在做梦的人,只是把刚入睡时做梦和醒来前做梦混淆了,误认为一直在做梦。而且,尽管梦一个接一个,睡眠却始终是连续的,并未中断。梦是发生在睡眠时的生理现象,人们不必为梦多而忧虑。 (王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