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3版:2008,我们这样走来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版面编排, 一点一滴总关情
耐得寂寞,辛苦中觅得快乐
报道奥运,我在北京二十天
广告
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 年 11 月 7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报道奥运,我在北京二十天
新闻编辑部 周中全
  百年奥运第一次来到中国,面对这场体育盛宴,各媒体无不使出浑身解数,争相以大篇幅、大制作进行“轰炸式”的报道。《洛阳晚报》也破天荒地用每天16个版的容量,对北京奥运会进行全景式的报道,同时派出两名记者到北京,加入全国晚报奥运采访团,为读者带来第一线的独家报道。我有幸成为赴京采访记者中的一员,在北京度过了难忘的20天。

  这么大个奥运会,可写的东西太多,而我们只有两个记者,如何集中力量写出有特色、有味道的报道呢?我和同行的摄影记者陈占举商量着定下了报道的基调,那就是把重点放在河南籍运动员,尤其是洛阳籍运动员身上,另外开辟《2008我们与奥运同行》专栏,专门写在北京服务奥运会的洛阳人。

  有了目标,剩下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寻找新闻线索和玩儿命地采访、玩命儿地写稿。

  不找不知道,这一找不得了,洛阳能人真不少。和张艺谋一起谋划开闭幕式的张新丽是洛阳人,央视奥运报道中心的节目统筹张纪民是洛阳人,全面掌管着“鸟巢”灯光设备的苗楠是洛阳人,还有众多来自洛阳的奥运志愿者……

  就这样,一篇篇富有洛阳气息的奥运报道出炉了。

  每天从早上开始,我们就穿梭于各个比赛场馆观看比赛,约见采访对象,连线有关运动员、教练员,然后是紧张地构思、写稿。

  为了抓紧时间写稿子,我们常常没有时间吃晚餐,等把稿子全部传回到后方已经是深夜了。吃几块饼干、喝几口水,稍事休息,还要准备第二天的采访事宜。一天的工作完毕,已经到了凌晨一两点,有时会更晚,接下来抓紧时间睡觉。第二天早上闹铃一响,我便激灵灵起床,新的战斗又开始了……

  除了写服务奥运的洛阳人,我们还是更多地把笔墨对准运动员和比赛本身。在中国奥运军团中,共有15名河南籍运动员参加正式比赛,而洛阳只有参加女子现代五项的修秀一根独苗,写好修秀就成了我们报道的重中之重。

  无论是备战还是比赛,运动员和相关教练员一律是不接受采访的。为此,我们通过修秀的启蒙教练和修秀的父母,对修秀有了深入的了解,挖掘到了不少从未报道过的感人事迹。

洛阳姑娘修秀(右)在奥运会比赛中。 陈占举 摄

  为了给修秀加油助威,30多人的洛阳亲友拉拉队来到北京,他们在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一个离运动员出场最近的看台上组成一个方阵,引领着全场观众为中国运动员加油,为修秀加油。

  最让我难忘的是修秀比赛结束后母女相见的那个场面。修秀在比赛中未能发挥出最好水平,获得了第11名。比赛结束后,看台上修秀妈妈的眼神里有点儿遗憾,但更多的是对女儿的心疼,她眼睛一刻不停地在赛场内寻找修秀的身影。过了好大一会儿,修秀终于走过来了,清秀白皙的脸上挂着笑意。

  妈妈从看台上向下伸着手,修秀也跳起来想拉住妈妈的手,但是看台太高了。这时,旁边的人递给修秀妈妈一条红丝带,修秀妈妈递下去,修秀抓住了红丝带。那一刻所有的话语都显得多余,我真切地感受到她们母女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了……

  回到洛阳,我美美地睡了三天。

  北京奥运会过去了,我很怀念……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