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鼎路立交桥一角。 |
| 九都路建设工程纪念碑。 |
|
核心提示
《当代洛阳城市建设》(1990年出版)记载:1965年,为兴建洛阳单晶硅厂的需要,从王城路到单晶硅厂西大门修了一条路,是为最早的九都路。该路1971年扩修了单晶硅厂至涧河桥段,1973年扩修了王城路至定鼎南路段,1979年王城路至单晶硅厂段进行了拓宽改造。至此,全长4805米的九都路在我市成为与中州中路、凯旋路并行的东西主干道。
历史的车轮行进到20世纪90年代,十三朝古都洛阳举全市之力,实施了改扩建九都路的浩大工程,为改革开放的洛阳增添了一条通衢大道,其投资之巨、难度之大、速度之快、质量之高、社会支持之踊跃,为古都建设史上所罕见。
九都路西段1994年8月动工,1995年4月通车;东段1995年5月开工,其上的定鼎路立交桥同年9月开工,1996年4月同时竣工。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九都路。
决心:斥巨资修建高质量的主干道
肖述金,当年担任九都路建设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他回忆,当时洛阳荡漾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牡丹花会办得红红火火,经济发展迅速,人员和车辆增速很快。那时的洛阳还是一个东西狭长的城市,东西道路的负荷已经饱和。如果再不打通一条东西交通动脉,洛阳市的交通就瘫痪了。
市委、市政府经过调研,将目光锁定九都路。当时的九都路是一条“郊区道路”,又短又窄,路况很差,两边是明沟,一下雨就“水漫金山”,修起来很费劲儿;更严峻的是,如果把九都路向东延伸,变成一条高质量的城市主干道,大约需要花5亿元,而1993年全市的财政收入才12.8亿元!
“资金严重不足,如果两眼只盯着市财政,那就什么事也干不成了。要干大事情,就必须有大动作,必须开阔思路,广开财源,采取‘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肖述金说,当时我市痛下决心斥巨资修建九都路,并提出这样解放思想的思路,难能可贵。当时全市干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高涨,“我刚从瀍河回族区副区长调任市政府副秘书长10多天,就被抽到九都路指挥部,市领导跟我谈话时很明确地说:‘把你从瀍河区调出来,主要不是让你干副秘书长的,而是修九都路、干大事的!’而我,当时也是热血沸腾”。
如何筹集资金?当年除了财政投资、贷款以外,我市还在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出台规定:征收机动车辆城市道桥建设费,征收城市建设与社会公益事业发展附加费,收取进入市区道路车辆通行费。
激情:工地上处处可见火热的劳动场面
定鼎路立交桥建成10多年了,它呈蝶舞之形,地处枢纽之位,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桥上汽车畅通无阻,桥下建有小型街心花园,附近居民常在此休闲,其乐融融。不时有人来到桥下的九都路建设工程纪念碑前,仔细阅读碑文,体味建设九都路时的激情岁月。
纪念碑上写道:九都路其工程之浩繁、投资之巨大、地质之复杂、搬迁任务之艰难、施工难度之艰巨,为古都建设之少有。然指挥部规划、设计、施工单位运筹帷幄,科学设计、精心施工,天寒地冻、挥汗如雨,酷暑骄阳,风餐露宿,无论节假日,披星戴月,不知晨昏。全市群情激昂,奏响了一支建设洛阳的凯歌……
1994年7月7日,九都路西段扩建工程前期的行道树砍伐、房屋拆迁和管线移位工作全面展开,6公里长的工地上一片沸腾。道路规划区内的树木虽在油锯的轰鸣声中訇然倒下,但留在地下的许多树根让建设者心急如焚:这些树根如果靠人工手刨,需要一两个月,这将耽误多少宝贵的时间呀!
九都路建设工程指挥部的成员、现任市建委副主任的马朝信介绍,关键时候,指挥部向驻洛子弟兵求援,结果一个团官兵开着军用卡车来到工地,采取用汽车拖拉等方法,很快将树根清理完毕。官兵们穿着背心短裤一直干到深夜,很多人中暑晕倒在工地上,军车损坏了好几辆。
1996年春节前,九都东路的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很多建设者不能回家过年。除夕晚上7时,工人们吃完年夜饭就投入施工中。脊椎扭伤的陈方汝刚刚在医院输完液,竟拄着拐杖一瘸一拐来到工地。他对采访的记者说:“今晚的活儿,啥时干完啥时下班!”
决战:定鼎路立交桥创建设奇迹
定鼎路立交桥是九都东路建设的重中之重,承担建设任务的铁十五局五处是一支能征善战的建设队伍,处长叫何海兵。据《洛阳日报》刊登的通讯《虎将何海兵》记载,他作为立交桥工程的指挥长,向市长立下“军令状”,誓把立交桥建成“全国不落后,河南第一流”的优质工程。立交桥工程开工后的几个月里,他人不卸甲,马不停蹄,同千余名职工一起奋战,吃住在工地。白天,他在工地上掌握第一手资料,晚上在灯光下与同事研究图纸,平均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
现在,何海兵已经是河南海滨路桥建筑工程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了。接受采访时,他说:“干定鼎路立交桥工程,是我最难忘的一段经历。”
铁道兵出身的铁十五局五处驻扎洛阳,一直想为第二故乡洛阳干个大工程,当年终于在8家竞标单位中以6000多万元的最低价中标。立交桥工程地形复杂、管线复杂,按照常规工期需18个月,而当时市里要求的工期为7个月,第二年花会前就得建成通车。
“尽管我们憋足了劲儿,但是工程伊始进度很不理想。”何海兵回忆,立交桥需要灌注桩基142根,由于新旧管网与桩基重叠、地下鹅卵石又大又多,工程进度缓慢,开工第一个月(即1995年9月),他们计划拿下100根桩基,结果只灌注了9根。
形势逼人!第二个月,铁十五局五处拉开了“百桩会战”:在一个月内完成100根桩基的成孔和灌注!该处派遣重兵日夜奋战,结果到11月1日零时,共成孔105个、成桩101根。市政府为此发来了贺信。建设者再接再厉,1996年牡丹花会前,定鼎路立交桥终于如期竣工!
工期如此之短,但因为在定鼎路立交桥施工中采取了“质量否决制”等有力措施,其工程质量照样过硬。这个建设奇迹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热潮:人人都为九都路做贡献
1995年5月,九都东路开工在即,而建设资金还不充足,指挥部加紧筹款,并发出捐资倡议。5月25日,在九都东路开工动员大会上,市领导带头每人捐款300元,一些企事业单位也纷纷响应。
马朝信说,虽然捐资只是倡议,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人都为九都路做贡献”的热潮很快形成。5月29日,生活简朴的洛玻集团公司离休干部宋双学,根据刚刚去世的老伴赵德兰留下的遗嘱,将100元钱交到工程指挥部;6月2日,残疾人李春晓和爱人将300元钱送到指挥部,成为我市第一个向九都路建设捐款的残疾人;市秦岭卷帘门厂厂长周兴明代表全家11口人将5000元捐款送到指挥部,成为向九都路建设捐款数额最大的家庭;还有一位50多岁的女同志两次来到指挥部,共捐款1000元,执意不留姓名,还说:“作为一名市民,为重点工程尽点心意是应该的。”
数十个委局、企事业单位也为九都路建设慷慨解囊,捐款10万元以上的单位有中房洛阳公司、市自来水公司、洛阳古城机械厂、市环保局等。
为支援九都路建设,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从涧西、西工和郊区选调的108名同志,义务协助交警指挥交通,担负着27个路口的车辆分流任务;得知连续下雨,立交桥的施工人员住在潮湿的工棚里,市土杂公司送去了采暖炉具;新闻媒体派出一批批记者进行报道,大量的文章和图片见诸报端;10多位书画家在立交桥工地现场挥毫,创作了“铁马劲旅,再展雄风”等作品送给建设者……
何海兵现在还在留恋那时候的施工环境:“各个区都到工地上来慰问,有的慰问四五次;送冰糖、汽水、鸡蛋、啤酒、背心、毛巾、饭菜的老百姓可多了。你说,施工人员的干劲儿能不大吗?”
感动:齐心协力终于干成大事
1996年牡丹花会前,九都路全线贯通,人们敲锣打鼓,兴奋不已。
九都路西至南昌路,东至启明南路,全长11公里,其上有定鼎路、瀍河、涧河、中州渠、洛川街5座桥梁,绿化、照明等设施配套齐全,电线、污水、自来水等管网全部入地。它担负起城市各区之间的客货运输以及城市南部、西南部地区的过境交通使命,大大缓解了中州路的交通压力;减少了洛河、涧河、瀍河以及中州渠等地表水系的污染,保护了李楼供水水源;基本解决了九都路城乡接合部脏、乱、差的状况和西工区、老城区、瀍河区的污水、雨水排放及防洪排涝,使老城、瀍河两区形成环网供水……现在,九都路沿线高楼林立,居民集中,已经成为繁华的市区。
马朝信说起九都路仍然很动感情:“这条路的建设过程感动了老百姓,感动了建设者,感动了市领导,‘三个感动’聚集了全市上下的人心和力量,终于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干成了大事。这充分说明,顺应民心、为百姓造福的事必然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洛阳古城机械厂现任负责人王新乐认为,我市很多民营企业在捐资修建九都路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感动,而且还得到了启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民众的支持。因此,企业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懂得回馈社会。
建设九都路,拉开了我市又一轮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序幕,此后洛浦公园、城市出入口道路、龙门石窟风景区环境治理等一批工程相继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