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自家麦田里,侯福来回忆当年感慨多。
李卫超 摄 | |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在那个冰冷冬夜签订“生死契约”力行“包产到户”,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序幕。您可知道,那一年,我市伊川县彭婆公社侯沟村也悄然搞起了“包产到户”,后遭严查,30岁的村支书被撤职。他斗胆给省里写信后,恰逢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乌云尽散,他又官复原职。
这位当年有点儿“憨胆大”的村支书就是侯福来。11月7日,刚好60岁的他向记者讲述了那段往事。
包产到户,图的是吃白馍
当年的侯沟村有3个生产队、110户、500多口人,800多亩地,其中水浇地200多亩,剩余600亩属于丘陵旱地。
侯福来初中毕业后当过民办教师,17岁时成为预备党员。1969年,村里建立党支部时,他被选为副支书,几年后他接任村支书。
那时他很年轻,想领着村里人干出个样子来,平整土地、修水利,活儿没少干,可村里面貌依旧:丘陵地红薯亩产二三百公斤,小麦亩产只有100多公斤,每个工只值2毛钱,乡亲们想吃个白馍都很难。因为大集体生产存在诸多弊端,社员出工不出力,出工一条龙、下田一窝蜂,根本调动不了大家的积极性。
一个大胆的想法开始在侯福来的心中酝酿……
1978年10月,种罢麦后,侯福来找到当时的公社革委会领导,试探着提出了3条建议:把地包给社员搞联产承包、荒地分给社员栽树、允许个人买卖牲口。
侯福来说,公社革委会一位副主任当时训他:“你不知道‘文化大革命’是干啥的?”最后,经他再三打包票,领导才答应“试试吧”。
这一年的11月初,侯福来反复召开党员会、社员会,最后几经周折,终于把地分了下去。
上级严查,老侯斗胆写信
土地包产到户后,肥料成了香饽饽儿,有点儿本事的社员到处托关系倒腾化肥,没厕所的人家纷纷垒厕所。不用人督促,社员的麦地锄得比以前勤多了。
侯沟村“偷偷”包产到户的做法很快在当地传开了,并且引起了上级的责怪。那年11月23日,公社革委会副主任老周来到侯沟告诉侯福来:“(你这样搞)轰动太大了,公社顶不住了,要免你的职,你快收回(这个做法)吧!”
侯福来说,他当时很难过,收回土地吧,他不甘心,自己这么年轻,想为社员吃上白馍闯出一条路,没想到被撤职,怎么办?他准备向上面反映情况,争取领导的支持。当天夜里,他提笔写了两封信,一封给当时的河南省委书记段君毅,另一封写给河南日报社。
得到首肯,次年全县铺开
范社强是邻村许营村人,谈及当年侯福来越级写信的事儿,他回忆说,那时,各村都有传闻,说是侯福来给中央写信了,公安机关要来抓他,大家都觉得他有点儿“憨胆大”。
信发出去10多天后,县里主抓农业的副书记薛纪谦寻到地头,找到了侯福来,拍着他的肩膀说:“你还真有先见之明,给全县带了个好头。”
事后,侯福来才知道,原来中央在11月下旬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吹散了侯沟村上空的乌云。随后,公社下发通知,恢复了侯福来村党支部书记的职务,并让他写了个包产到户的典型材料,在县广播站播出。
1979年夏,侯沟村迎来包产到户第一个收获季节,小麦平均亩产达到250公斤,除上交公粮、集体提留外,人均分到小麦130公斤。秋季,丘陵山地的红薯亩产达到800多公斤。
侯福来说,原来生产队有10多头牲口,包产到户后允许社员买牲口,村里一下添了80多头,村旁路边都栽上了树。这一年的冬季,伊川县全面实行包产到户、联产承包的农业政策。
1983年,侯福来辞去村支书。2000年至2003年,他又当上了村支部委员、副支书。几年前,他走出农村,到市区一家企业打工。
他说,这几年,国家农业政策太好了,免了农业税,种粮还给补贴,变化真快呀!过去,他为吃白馍而奔波,竟被撤职;现在,很多人都嫌白馍不好吃,吃山珍海味也不觉得稀奇了,真得感谢十一届三中全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