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溺爱孩子已成普遍的社会现象。作为教师,我时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
一小学生的家长,每早用摩托车把女儿送到学校门口,然后牵着她的小手把她送到座位上坐下,帮她拿出书本、文具盒才离去。
有个小男孩,在家说一不二。父母接他时,必须带两个雪糕;他回家一定要和爷爷玩一场“打坏人”的游戏,非得把爷爷打“死”不可。电视频道由他选,别人是万万不能插手的。
某家吃饭时,孩子把他喜欢吃的菜拉到自己面前,恨不能一人包圆。家长不仅不教育,反而由着孩子,甚至特意把孩子爱吃的菜放到他面前,家长自己不动筷子,还说自己不爱吃。
这类家庭溺爱子女的特点是爱之过甚,担心过度,照顾过头,迁就过多,夸耀过分,期望过奢。他们一味地满足子女物质上的奢侈要求,而忽视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不严格要求孩子。
家长的这些做法,对孩子危害很大——
第一,由于家长对孩子娇宠纵容、百依百顺,在这样的环境下,只能使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目空一切、高傲自大、任性自私的心理。
第二,家长包办一切,使孩子养成懒惰、依赖、懦弱的个性,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
孩子吃水果,家长给削皮;孩子吃鱼,父母给剔刺。不会叠被、铺床,不会洗衣服的孩子,为数不少;有的孩子上小学一二年级还不会穿衣服,上了三年级还不会系鞋带;有个五年级的学生,从来没有自己系过红领巾……
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不要心疼他们会摔跤、碰壁。其实,孩子在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也能够更快地提高学习能力。
第三、溺爱将造成孩子的抗挫折力低下,导致“蛋壳效应”。
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面对失败、挫折、意外打击的心理承受力很差。这种人外表个性十足,但内心意志脆弱,不堪一击,就像一个外形完整的蛋壳,只要轻轻一捏就成了碎片。他们一离开父母的保护,就难以适应艰难的环境,稍受挫折就支撑不住。这就是心理学家谓之的“蛋壳效应”。
溺爱像猛虎一样正在吞噬下一代人的意志、抗挫折力以及自理能力。它危害着下一代的国民素质,严重影响跨世纪人才的培养。我们的家长,必须懂得“溺爱猛于虎”的误子道理,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做到爱有分寸,严慈适度,爱而不纵,严而不苛。这样,我们的下一代才能健康、科学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