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在近日巡查网吧时,我市文化执法人员发现一件咄咄怪事:个别未成年人竟手持家长签发的批条来上网。(本报24日报道)
这可真是奇怪了,谁都知道沉迷于网络对孩子没好处,可为何还有家长把网吧当成“托儿所”,甚至开出“同意上网”的批条呢?
或许,这是家长们迫不得已而出的下策,因为他们忙于经商或工作,没有空闲陪伴孩子。也有些家长,因为不知道孩子可以去哪里放松,只好带着孩子到网吧玩。应该说,不论是什么原因,这种现象都在暗示我们:节假日里的青少年可以到哪里玩、怎样玩,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作为家长,只要有空闲,还是愿意陪孩子一起玩耍的。可是,一旦家长工作忙没有空,孩子怎么安排?留给老父母照看,老父母精力差照顾不过来;放在家不管,又怕出什么意外。不是万般无奈,谁愿意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网吧?这说明,孩子们可以玩的地方确实太少。
而这,也是出给社会的一道问答题。有关部门应该考虑多成立一些诸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场所,多开展些青少年喜闻乐见、愿意参与的活动,促使孩子们健康成长;也可以因地制宜,在社区组织活动,让孩子们在群体活动中快乐成长。
总之,我们应该想方设法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