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2版:国内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国情决定目前不宜延长退休年龄
信阳国土局局长被免职
天津克隆羊
生下“龙凤胎”
我国首座四塔单索斜拉桥建成通车
陕西汉中最大涉黑案一审宣判
今冬采暖新概念
我留学回国人员
总数超过30万
到珠峰观光游客
今年逾2万人次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11 月 27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国情决定目前不宜延长退休年龄
社科院专家:即使推行“晚退”,也不宜搞“一刀切”
  针对日前引起社会关注的“延长法定退休年龄”与“‘晚退’会不会抢年轻人饭碗”等话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社会基本问题,有关方面在探讨中要着眼当前基本国情,既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不合时宜。

  每年新增2400万就业人口压力巨大

  对于延长退休年龄是否抢年轻人饭碗的问题,李林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引用了一组数据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透露,中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每年城乡新增劳动力超过2000万人,并将持续很长一个时期。就城镇而言,中国每年在城镇要求就业的,包括当年新增的城镇劳动力和上一年结转下来未能就业的就有2400万人,但每年只能提供城镇就业岗位1200多万个,再加上每年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约有800万人。

  这是中国GDP持续保持8%~10%增长速度下的社会就业形势。“现在关键是怎样来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李林表示,缓解退休养老金“缺口”问题事关老人的生活品质。但即使有“缺口”,至少还能保证大家的基本生活需求,且随着经济发展有缓解的可能。可对于社会待业、失业和隐性失业这个巨大人群来说,需要解决的是一个“有饭吃”的问题。孰轻孰重、孰先孰后,不言自明。

  现在讨论“延长退休年龄”的人,多是在岗人员,一般来说衣食无忧,发出的多为强势声音。李林说:“社会待业失业人群既缺少‘代言人’,又没有相应的保障体系,是声音‘微小’的弱势群体。”

  李林建议,在这场讨论中,有关部门与新闻媒体还要多倾听弱势群体、进城务工人员的权利诉求,多反映大学生求职群体的心声以及来自人才(劳动力)市场排着长队应聘者的感受。

  要通过做大“蛋糕”来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

  李林认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精力应放在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等问题上,只有把就业以及国家财富的“蛋糕”做大了,社会养老金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相关部门应通过增量的保障措施来缓解养老金“缺口”问题,而不是把解决问题的一切希望寄托在目前延长退休年龄上。

  李林在欧洲一些实行晚退休年龄制度的国家考察时发现,不少65岁甚至67岁在岗工作的老人认为这种“晚退”制度对他们的个人人权是一种侵害。

  “在三五年内启动延长退休年龄的改革,不太现实。”李林认为,在一些不同的地区、行业进行调查研究和试点,然后进行全面的分析探讨是有可能的。

  他表示,我国养老制度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才实施10多年。以现在的发展水平来谋划二三十年以后的社会养老金问题,为时过早。当前还是讨论三五年以后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比较现实。

  此外,即使推行“晚退”也不宜搞“一刀切”,“要因人、因事、因岗位、因区域来定”。他举例说,对医生、法官、检察官、教师、蓝领高级技工和一些高精尖领域的特殊人才,可以适当延迟退休年龄,“或推广现行的‘返聘’制度”,而且“最好是设立弹性的、可选择的人性化退休制度,让人们在一定范围内有自由选择退休年龄的权利”。     (综合新华网、《中国青年报》报道)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