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英到成都参加笔会,23日在锦里留影。 |
|
25日,重庆《红岩》杂志社总编室主任、散文作家王英(笔名越儿),在成都参加笔会后,回到重庆的家里,从14楼纵身跳下,结束了她38岁的年轻生命。
这起震惊川渝文学界的自杀事件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仪态典雅的女作家又如何舍得下可爱的女儿、年过六旬的父母和事业蒸蒸日上的丈夫?
王英跳楼前两天表现异常 A
花1600元包车独自提前返渝
哀乐低回,悲泪恸哭。
花圈簇拥的冰棺里,香消玉殒的重庆女作家王英躺在鲜花丛中。从25日下午开始,设在重庆市菜园坝安乐宫吊唁堂怀德厅的王英灵堂里,不时有亲友前来吊唁,在王英清秀的遗像前默哀、鞠躬。她的丈夫寇德江脸色苍白、神情疲惫地向来宾致谢。王英和寇德江夫妇的兄弟姐妹们忙着张罗接待客人,偶尔静下来,则坐在遗像前望着镜框中王英的笑脸发呆。
据了解,在出事前,王英于11月22日到成都青白江参加“川渝第二届散文家论坛”。本来应该乘坐24日下午1点40分的火车回重庆,票都已经订好。但在当天上午9时左右,王英却突然提前独自返回,并花了1600元包车。
曾趴在母亲身上痛哭
悲剧在第二天发生。王英在24日上午发给丈夫的短信中说:“我是清白的,人言可畏。圈套!!!”妻子死后,寇德江对短信中的3个感叹号产生了怀疑:一向性情文弱的妻子如何使用如此强烈的语气?“她一定受了很大的刺激!”
24日上午,王英在给丈夫发短信后离开了笔会安排住宿的地方,花费1600元包车从成都返回重庆。寇德江说,妻子回家后反复诉说自己受到参加笔会的文友们的嘲笑、欺负。晚上,成年以后从未在母亲面前流露过激动情感的王英趴在母亲身上放声痛哭。经历丰富的父亲立即意识到:女儿肯定有极大的委屈。
趁父母不备,她纵身从14楼跃下
25日午后1时40分左右,王英在与父母诉说了自己笔会期间受到的委屈后,趁父母不备,纵身从重庆出版社宿舍楼14楼阳台上飞下,结束了自己38岁的生命。
65岁的王父饱经风霜,尽管经历了女儿不幸离世的打击,老人依然打起精神,每天接送11岁的外孙女上学、放学。38岁的女儿在父母面前纵身飞下14楼的一刻,将成为他余生中最不堪回首的一幕。“我们根本没有注意啊,她一下子就跳下去了!”老人痛心疾首,仰天长叹。
邻居朋友家人眼中的王英 B
邻居:对人很和气总是笑着的
重庆市渝中区文化一村内,一栋18层高的楼房在周围低矮的建筑中显得鹤立鸡群,这里就是重庆出版社的职工宿舍楼。几个在门卫室里聊天的大娘目睹了王英跳下14楼后的惨景。“那栋楼二楼的一个孩子看见她从上面飞下来,掉到这棵树上。你看,树枝都被压折了。”门卫室的保安听到呼声后立即跑到楼房后面,高空坠落的王英已经奄奄一息,但好看的眼睛还大睁着,鼻孔里流出鲜血。直到父母跑下楼来到她的身边后,王英才慢慢地闭上了眼睛,鼻孔也停止流血。“她是有冤啊!”王父目睹女儿的惨景,悲痛地说。
大娘们说,平常王英进出小区,遇见邻居都会很和气地打招呼,“总是笑着的”。为何要自杀?她们感到不可思议。
朋友:性格开朗 但思想很正统
王英跳楼身亡在重庆文学界引起震动。一起吟诗弄月的文友们难以置信,这个性格和气、仪态典雅的女作家竟然会突然用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身后留下一串迷雾。
重庆青年作家李海洲,是与寇德江和王英夫妇相交多年的朋友。26日下午,李海洲和部分重庆作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据李海洲、董继平等人介绍,王英属于那种性格开朗但思想很正统的传统女子,“这么多年我们从来没有听她说过一句脏话、怪话,她很好相处”。王英在《红岩》杂志社工作,埋头案牍,与世无争,“工作上也是一把好手”。
王英夫妇的朋友们认为,王英突然独自离开笔会包车返渝,其间定有原因。据了解,目前王家人正在全力查找,看王英临死前是否留下了遗书,希望能从中寻到王英跳楼的真相。
家人希望调查王英自杀真正原因 C
疑与笔会有关 婉拒成都笔友吊唁
在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后,家人又立即拨打110报警。警方对案件进行调查后认为,王英系高坠自杀身亡。但是,王英家人认为应该对王英自杀原因进行调查。“我们也只是怀疑她受到了刺激和侮辱,但获得证据还得通过正常的调查程序。”尽管承受丧女之痛,王父还是理智地将女儿回来前后的情况向警方作了笔录,期望能够找到女儿自杀的真正原因。由于女儿死前从成都突然异常返渝,王家人对获悉王英死讯后准备前来吊唁的成都笔友给予了婉言谢绝。
综合女儿临死前的种种表现,王父认为,女儿的自杀与这次笔会有直接关系。“以前她也出去参加过类似的笔会,不管是到三峡,还是到武汉,都是欢欢喜喜地去,高高兴兴地回来。”王父说,这次女儿回家后向父母哭诉,笔会期间,她曾遭到参会的个别人的嘲笑和侮辱。“他们说她不会写文章,只会跟别人上床。和她同住的笔友也反复换人。”王父认为,女儿在父母面前纵身跳楼的做法,表明她受到了难以忍受的屈辱,除了以死证明自己的清白外别无他法。“人都是希望活下去的,没有逼上绝路,她会这样做吗?”他老泪纵横地问。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