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人员最近在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内,新发现7枚用披毛犀的臼齿珐琅质制成的牙针(锥),这是继先前两批距今8万年~10万年“许昌人”人类头骨化石发现之后的又一重大收获。
考古队领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占扬说,这些牙针(锥)出土于距今约1.5万年前的遗址上文化层堆积中,均已形成化石。它们的断面呈椭圆形,磨制精美,尾部略钝,尖部有使用痕迹,长度3厘米~7厘米,有的已在使用中折断。
研究人员说,以往骨针在中国辽宁海城小孤山和北京周口店山顶洞等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曾经出现过,但用动物牙齿做的针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动物牙齿的硬度和韧性均优于骨骼,牙针更适宜对衣物的缝制,它的发现,说明古人在与自然的抗争中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此外,考古发掘中,还发现了大量的用象臼齿齿脊做的呈片状的工具,工具上有曾经使用的痕迹,但目前对这类工具的用途还没有确切解释。研究人员初步认为可能是古人制作细石器的工具,因为这里出土的细石器颇有特点,某些石器上细小的修痕,不太可能是鹿角等加工的,有关的野外试验正在进行中。这项研究有望改变压制加工细石器一般用鹿角的传统认识。
研究人员认为,灵井遗址出土的这批牙质工具,包括已发现的细石器,可能属于末次盛冰期(约距今1.8万年)来自中国北部的猎人遗物。随着末次盛冰期时期寒冷气候南侵,猎人南迁,越过黄河并到达河南许昌灵井,由于这里有优质的水源等自然条件,史前文化得到高度发展。这一发现进一步说明灵井遗址是有着巨大研究潜力的史前遗址。
2007年12月和2008年5月,灵井“许昌人”遗址两次发现距今8万年~10万年的人类头盖骨和头骨化石,对研究东亚古代人类进化和中国现代人的起源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填补了中国现代人起源研究的空白。国家文物局根据惯例将此次发现的人类命名为“许昌人”。该发现还被评选为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