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7版:改革开放30年 大型系列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银行卡:便捷生活 改变观念
1995年:过年禁放鞭炮 周末实行双休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12 月 8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改革开放30年•30个洛阳第一”备选23
银行卡:便捷生活 改变观念
本报记者 戚帅华
如今,银行卡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寻常之物。 (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银行卡这一世界流行的先进支付工具,开始受到了我国群众的普遍欢迎。

  1979年,中国银行开始代理国外信用卡业务,信用卡业务由此在内地诞生。1985年年初,中行珠海分行发行了中国内地第一张银行卡——中银卡。此后不久,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跟进,陆续发行了各自的银行卡。1989年,洛阳人也可以在本地银行申请银行卡,银行卡从此进入洛阳市民的生活。此后不到20年的时间里,银行卡以惊人的速度走进洛阳市民的家庭,同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洛阳市民的支付习惯和消费文化。

  银行卡,包括信用卡、支票卡、自动出纳机卡、记账卡等。常见的银行卡一般分两种:借记卡和贷记卡,前者是储蓄卡,后者是信用卡。如今,市民中还有谁的手里没有银行卡?答案应该是少之又少了。

  1989年3月,中国银行洛阳分行发行了洛阳第一张银行卡——长城卡。此后不到20年的时间里,银行卡在洛阳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萌芽初绽到高速发展、从时尚标志回归实用工具的阶段。如今,银行卡已经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支付工具,并出现了长期使用银行卡进行消费的“卡族”。

  1992年年底,由于经常出差,30多岁的陈利辉申请了自己的第一张银行卡,成为我市最早申请并得到中国银行长城信用卡的市民。

  那时办张卡,门槛特别高

  1989年3月,中国银行在洛阳开展了银行卡业务。然而在当时,市民申办一张银行卡的门槛很高,不仅需要相当的财力,还需要层层审核批准。中国银行洛阳分行个人金融部副主任常爱峰介绍说,当时办卡的条件几近苛刻:除了要开好几种证明,还要单位担保。因此,最初的一段时间,办卡还是件稀罕事儿。

  回忆起当年办卡的情形,陈利辉说,他申办第一张银行卡是在1992年年底。那时陈先生经常出差,办理业务经常要用钱,有一次领导对他说:“你办一张银行卡吧!”银行卡是何物?陈先生第一次听说。为了工作需要,陈先生遵循领导的意思去银行办卡。

  “那时候,办银行卡的手续挺复杂,要有单位的工作证明、月收入稳定的证明。我填了五六张表格,交了好几份证明。”陈先生回忆说,后来,银行的工作人员还打电话到他的单位和家里去核实,审核相当严格。在单位替他作了担保后,陈先生才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张银行卡,并在卡上存入了2000元钱。

  那一年10月,中国银行刚刚在洛阳推出了两台24小时ATM自动柜员机,当时还只有取款和查询的功能。拿到卡后,陈先生特地跑到上海市场百货大楼,从自动柜员机里取出100元。“那个时候,心里别提有多美了!”陈先生说。

  诞生之初,只针对高端客户

  一段时间以后,陈先生切身感受到了银行卡给他带来的便捷。由于银行卡不仅可以透支消费,还可以当做存折存钱和取钱,因此对于经常出差的他来说,解决了不少问题。而在当时,银行卡对于普通人来说还很新鲜,每当陈先生从钱包里掏出这张小小的卡片取钱时,周围的人总会投来羡慕的目光。

  据常爱峰介绍,当时的银行卡属于针对高端客户的银行产品,银行一般不会主动推销,对信用卡申请人的收入水平、资信状况等要求很高,还要有担保人或交保证金,因此,只有具备一定经济实力或有身份的人才能成为银行卡客户。“在当时来说,信用卡就像BP机和手机一样,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揣着信用卡,仨月不敢刷

  把银行卡交给收银员,在POS上刷一下,一笔消费就轻松完成了,这是眼下市民再熟悉不过的刷卡消费场景。然而,涧西区的刘燕女士还清楚地记得,当年自己办了第一张信用卡后,却在很长时间内不敢刷卡。

  1998年,喜欢购物的刘女士得知信用卡有“刷卡”功能后,喜欢赶潮流的她办理了一张信用卡。然而她的一些同事却认为,办信用卡没啥意思,买东西付现金就可以了。还有的同事提醒她:“万一卡上的钱被多刷了,银行又不认账怎么办?”结果,信用卡办下来后就被刘女士闲置了,买东西还是直接付钱。

  由于当时在洛阳可以刷卡的地方也不多,结果这张信用卡在刘女士的钱包里一“躺”就是三个月。三个月后,刘女士和朋友逛商场时,看中了一套化妆品,可是身上带的钱却不够。此时,刘女士想起了钱包里的信用卡,在再三向收银员确认刷卡不会出问题后,她终于大着胆子拿出信用卡刷了一次。买完化妆品,刘女士又急忙跑到银行查询信用卡上的余额,确认没有多刷钱后,她才放了心。

  降格为普通支付工具

  改革开放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百姓的钱包鼓起来了,于是,银行卡这种以前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小小卡片,逐渐成为寻常百姓的支付工具。

  1998年,中国银行洛阳分行开始发行长城电子借记卡,大大简化了办卡手续。此后,各银行针对不同的客户群开发了种类繁多的银行卡产品,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银行卡服务体系。自此,银行卡开始真正走进普通百姓家庭。数据显示,到2000年年底,中国银行洛阳分行发行人民币信用卡26473张、长城一卡通53105张、长城电子借记卡88132张,银行卡项下存款11090万元。

  常爱峰说:“随着老百姓对银行卡越来越熟悉和认可,我们的商户市场也在不断壮大,银行卡也降格为普通百姓使用的支付工具。”

  银行卡改变市民生活习惯

  曾几何时,我们习惯了把现金藏在贴身衣物里的小心谨慎,习惯了消费找零互验真伪,习惯了银行排队取款。而现在,钱包里装着几张银行卡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这些年里,陈利辉办理了自己的第二张、第三张银行卡,这些卡在他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交话费、买保险,他再也不用去银行排队了。

  大学毕业两年的市民小赵告诉我们,他的很多物品都是从网上购买的,而网上购物的付款方式便是通过银行卡支付。小赵觉得,在网上商城选好东西,用网上银行支付,不用出门,快递公司就把需要的东西送上门了,比外出购物要方便多了。

  我市某置业公司总经理牛家猛1999年就办理了信用卡,他说:“用信用卡消费省时、便捷、实用,我早已习惯了有卡的生活,使用现钞我反而觉得不方便了。”

  常爱峰说,随着银行卡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一卡在手,走遍神州”确实已经从广告语变成了现实,人们出门不需要带太多现金,各种形式的网上购物、电视购物渐成时尚,越来越多的人已习惯于这些基于银行卡的新型购物模式。

  对于那些已经习惯使用银行卡的“卡族”们,因为可以委托银行从银行卡代扣,他们已不再拿着现金排着长队去缴各种费用。这种快捷方便的缴费渠道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人们还可以通过信用卡用银行的钱来提前消费……不可否认,小小的银行卡已悄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

  相关链接

  中国银行卡的发展之路

  1985年6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我国第一张银行卡——中银卡,标志着银行卡在我国诞生。

  1987年2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在国内首家推出ATM服务,打破了国内存取款必须到银行的传统模式。

  1987年3月,中国银行加入万事达卡国际组织,成为国内该组织的第一家会员。中国银行卡开始走向世界。

  1999年3月26日,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多家银行共同参与的CFCA(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工程正式启动。

  2002年6月25日,银联公司正式成为万事达卡国际组织的会员。

  2004年1月18日和9月8日,银联卡分别在我国香港和澳门地区实现受理。

  2005年1月10日,中国银联正式开通银联卡在泰国、韩国及新加坡的自动取款机(ATM)和商户POS受理业务,此举意味着银联卡继在香港、澳门地区实现受理后,首次在真正意义上走出国门。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