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瀍河工商分局连续接到4起定做羽绒服引起的投诉,不法商家常用的伎俩,就是用“偷梁换柱”的手法调换顾客选定的填充物。
“我母亲很怕冷,体形又比较胖,在商场试了很多羽绒服都不合适。上个月中旬,我在中州东路看到一个定做羽绒服的小店,便打算为老人定做一件。”市民李女士说,当时商家提供了羊绒、丝绵、鸭绒等填充物,并告诉她羊绒保暖性能最好,最适合老人用。于是,她选择了羊绒作为填充物。衣服做好后,她母亲非常满意。可前不久,她为母亲洗衣服时,发现衣服下水后变得疙疙瘩瘩的,非常沉。“羊绒哪有这么重?”李女士产生了怀疑。她将衣角拆开一看,里面填充的竟是丝绵。
无独有偶,瀍河回族区的马女士为孩子定做了一件羽绒服,袖子不合适。她在改衣袖时,发现里面的“羽绒”变成了“丝绵”。
据介绍,最近瀍河工商分局已连续接到4起类似投诉,但消费者手中没有任何凭据,给维权增加了难度。工作人员说,定做衣服时,商家一般只给消费者开一张简单的订单,交货时再将订单要回,一旦衣服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因缺乏凭据而难以维权。因此,提醒大家定做衣服时,一定要在单据上注明面料、填充物、尺寸、颜色等,并保留一份单据以便维权;在拿到衣服时,要当场查看填充物等是否相符,以免发生纠纷。
(记者 吕玲玲 通讯员 张爱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