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7版:改革开放30年 大型系列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人工影响天气:呼风唤雨今成真
1997年:小浪底截流 滨河游园开建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12 月 11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改革开放30年•30个洛阳标志性事件”备选24
人工影响天气:呼风唤雨今成真
本报记者 刘居彬
2006年1月16日,在伊川实施人工增雪。     (资料图片)
  30年前,很多听说过人工降雨的人,都对人工降雨充满了期望和想象,但想让老天爷按人的意愿下雨,那时还是痴人说梦;30年后的今天,人工降雨完全成为现实,通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每年我市能从“天上”获得经济效益约0.5亿元。这个“天大”的变化,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气象事业的迅猛发展。

  那时,人工降雨只是一种憧憬

  “30年前,虽然人工影响天气理论已经成熟,但对包括我市在内的绝大多数地区来说,实施人工降雨只是纸上谈兵。”市气象局局长荆自谋说:“那时我们的气象观测设备落后,对天气形势的把握能力有限,人工影响天气更多的只是一种憧憬,气象数据传送要比现在落后得多。”

  那时,传送气象信息用的是电报,市气象台工作人员马卿承担着这项任务。现已接近退休年龄的他对当年的情形仍记忆犹新。

  “‘嘀嘀嗒,嘀嘀嗒’,耳机里传来的全是一般人听不懂的信号。”他做了个戴耳机的动作,“这些嘀嘀嗒嗒的声音代表着不同的数字,不同的数字在固定的电报格式中又代表着时间、地点、雨量、云量、气温等数据。以‘1月8日’为例,你听到的就是‘嘀嗒嗒嗒嗒’和‘嗒嗒嗒嘀嘀’,前者代表‘1’,后者代表‘8’。”

  据马卿介绍,那时气象信息还被列为军事情报范畴,所以使用的是密码电报。洛阳同时属于西安和太原气象中心,每天,观测员要将观测到的气象数据如气温、风向、雨量等,先上传到国家划分的区域气象中心,再由区域气象中心将汇总到一起的数据向区域内的各气象台发布。

  荆自谋说:“我市气象台从1950年11月建台开始,一直到1986年都是用接收电报的形式与全国各地交换气象信息,与现在的技术手段简直不能同日而语,想人工影响天气谈何容易!”

  如今,千里眼、顺风耳替咱打探风云变幻

  “观测准,才能预报准;预报准,人工影响天气才有前提条件。”市气象局原总工程师任炳潭说,“天气预报的第一环节是气象数据的采集。那时候,气象要素项目都是靠人工观测、整理,可供预报员分析的气象资料不及时,而且数据非常有限,准确率可想而知。”

  任炳潭是我国气象界较有名气的专家。1982年,为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问题,他从中央气象台主动要求调回洛阳。

  “上世纪70年代,别说洛阳气象台了,中央气象台很多观测数据也是手工作业的。那时,整个气象系统只有中央气象研究所有一台计算机,个头很大,占了几间房子,可计算速度还没有后来的‘286’计算机快。”任炳潭说。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全省气象科技有了萌动性发展。1977年,省气象台有了雷达”。刘长顺是我省第一个搞气象雷达的专家,他说:“雷达是气象工作者的千里眼,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非常重要。记得那年夏天,我省第一次利用雷达数据进行分析,成功预报了一次冰雹灾害天气。因为雷达太先进了,我们当时都不敢相信它预报得那么准。预报后,我们雷达组进行实地察看,发现冰雹发生的时间、强度、地点与预报的基本一致。从那以后,这部雷达在全省人工影响天气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洛阳也要用它的数据。”

  市气象局业务科科长、高级工程师盛建萍说,改革开放后,气象工作者从手工绘制天气形势图等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全部实现了计算机绘图、计算机自动采集数据;我市还加强了气象观测点的密度建设,全市建成了7个自动观测站,全方位自动观测、上传气象数据;全市还建成了10个“四要素”(气温、降水量、风向、风速)自动观测站、131个雨量自动观测站。如今,天气形势图随时都能看到,也能接收风云二号卫星传回的云图,这一切大大提高了预报的准确率。

  “预报准是做好气象服务、人工降雨等工作的基础。”市气象局副局长黄玉超说,“我市能够准确预报天气,曾在全国气象界留下一段美谈:一条气象短信救了400余人的生命。”

  那是2007年7月29日深夜,栾川县遇到5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当天上午,栾川县气象局采用包括短信在内的多种形式向群众两次发出暴雨蓝色预警信号:“预计我县白土、叫河等乡镇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请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的准备工作……”短信传到了地处深山的叫河乡瓦石村,村干部组织全村人及早转移。那天夜里,山洪将村庄淹没了。安然无恙的村民们激动地说,那是一条救命的短信。

  开天辟地,1985年我市首次实施人工降雨

  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1985年,我市开始探索实施人工降雨。

  “那年,我市特别干旱,部分河流断流,地下水得不到补充,人畜吃水出现困难,全市已动用消防车拉水。怎么办呢?全市上下都很着急。”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任严兰玉回忆说,“一个由市政府领导、洛阳军分区领导参加的会议在市气象局召开,会上决定在我市实施人工降雨。这是我市人工影响天气的开始。”

  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任石厚说:“当时我市没有高炮,也没有人工降雨炮弹,要实施人工降雨作业一切靠‘借’。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部队调来了高炮和战士,几门大炮架在孟津的野外,一切都进入到战斗状态。可是,连续多天天上没有一片云彩,根本不具备实施人工降雨作业的气象条件。那时,我们预测天气的能力远不如现在,向天开炮的时机谁也说不清楚。没办法,大家只能吃住在阵地上,通过现场观测决定开炮时机。用现在的眼光看,那次降雨的效果并不理想,但无论如何,雨还是被打下来了,我们和老百姓都非常高兴。”

  严兰玉说:“当时搞一次人工降雨至少要准备一周甚至一个月时间,往往等我们准备好了,天气条件又不具备了。同时费用非常大,实施一次人工降雨要花10万元甚至几十万元。2001年,我市开始装备自己的人工影响天气系统,当年购买增雨火箭发射架20套、高炮8门。那种火箭是国内刚研制出来的产品,洛阳是第一个用户,也是第一个从中受益的城市。现在,只要天气条件成熟,我们能在30分钟内完成发射准备工作,作业费用也大大降低。”

  人工增雪、人工消雹,造福河洛百姓

  据市气象局副局长刘勇军介绍,现在,我市不仅能够进行人工降雨,而且能够很好地实施人工增雪和人工消雹作业。

  伊川县气象局局长褚桂成向记者讲述了一次成功的人工增雪行动。

  2006年年初,我市干旱少雪,小麦疯长。1月16日,市气象台预报我市有一次小雪天气过程,伊川县气象局在市人工影响办公室的指挥下,立即调集人员,拉着高炮上山,在寒风中苦苦等待——虽然天气条件成熟了,但上空不断有飞机经过,不能向空中开炮。6小时以后,空中作业申请终于被省空管部门批准,但只给了10分钟时间。于是,他们马上准确定位云层范围和高度,在数分钟内将40余发炮弹打向空中,且在准确的位置爆炸。随后降下的大片雪花给人们带来了惊喜:那次人工增雪使伊川地面积雪厚度达到了4厘米,麦田盖上了厚厚的“棉被”。

  2007年5月11日,我市第一次实施人工消雹作业,至今已实施人工作业40余批次,我市未再出现一次成灾的冰雹天气。

  严兰玉说,现在,我市拥有人工降雨作业高炮25门,降雨、消雹火箭发射装置44套,每个县(市)都配置了降雨指挥车、作业设备运输车,初步建成了洛阳市人工降雨火力网。2001年以来,我市开展人工降雨作业250余批次,平均增雨5毫米到10毫米,累计增雨6亿吨,获得经济效益达3.5亿元。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