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一度的牡丹婚典成了新人们共同的节日。 |
|
西式婚典上新人大胆示爱。 | |
改革开放30年,结婚照的变迁见证了人们对于美和时尚的追求。
上世纪70年代,拍照要做“思想工作”
1971年7月1日,涧西区的汪文华和他的未婚妻胡根妹起了个大早,上照相馆拍结婚照。俩人在市百货大楼精心选购了拍照的衣服。胡根妹的衣服是当时很时髦的亮色暗花纹。汪文华穿的是白色细格子衬衣和深色中山装。
“那时拍照很不好意思。”在照相馆的摄影厅,俩人按照要求要坐在一起拍照,因为他们从恋爱到结婚都很少靠在一起,要相依拍照,觉得特别不好意思。老摄影师耐心地做了很久的思想工作,两人才一前一后靠在一起。“一、二、三!”灯光一闪,小两口拘谨的笑容被永远定格在一张5厘米的结婚照上(见上图)。
上世纪80年代:婚纱照很时髦
|
梁建国和妻子上世纪80年代在京拍摄的婚纱照。 |
1982年,当年26岁的市棉纺织厂职工梁建国为了和新婚妻子拍张时髦的结婚照,爱美的小两口坐着火车来到了首都北京。俩人决定,要在当时最好的“人民照相馆”留下结婚纪念。
当梁建国穿上笔挺的黑色礼服,摄影师又往他手上塞了一双雪白的手套,他记得摄影师说:“不用戴的,要拿在手上。”
同时左胸口袋也被塞上一块手帕。照镜子时,梁建国觉得自己绅士极了!再看妻子,她身穿粉红色的长婚纱,头上戴着很多珠子组成的头饰,脸蛋也红扑扑的,那个俊呀!那天,拍站姿、坐姿、单照等照片,他俩花了好几块钱。照片洗出来后带回了洛阳,这几张时髦的结婚照顿时在单位里“炸了锅”,让同事们羡慕不已。
上世纪90年代:别人的婚纱照在自家挂了半年
摄影师汪修强上世纪90年代踏入了婚纱摄影的行业。他说,上世纪90年代,婚纱影楼进入洛阳后,人们结婚再也不必为拍一套婚纱照到外地去了。当时到影楼里拍婚纱照成了一种潮流,连结婚多年的老夫老妻也来要求补拍婚纱照。婚纱摄影成了许多人家里客厅墙上的必需品。
但是,模式化拍摄是那个时代的特征。由于生意好,许多影楼里摄影师不够用,人们就排队在门外等候。发型师化妆师就用自己最熟练的打扮方式为顾客化妆造型,化完妆的新人几乎是从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为了节省时间,新人们也做着同样的姿势。
汪修强说:“那个年代的婚纱照,看起来都似曾相识。”
记者还了解到,有一位新娘居然在拍照半年后发现自己家墙上挂着的单人婚纱照竟然不是自己,不得不取下来重新拿回影楼去寻找“真正的自己”,闹了大笑话。
新世纪:结婚照追求个性
|
别具一格的“水下婚纱照”。 |
去年,记者应邀为一位朋友拍摄了他和女友别出心裁的“水下婚纱照”,照片拍摄自海洋馆内。这位朋友说,在商定拍摄婚纱照前,他们小两口就决定,自己的婚纱照绝不跟别人一样。
汪修强说:“在目前这个崇尚个性的时代,以前那种公式化、模式化的婚纱照片已经不能再适应要求了。消费者对婚纱摄影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追求个性张扬又要求代表时尚潮流,每对新人都想拍出与众不同的婚纱照。”
记者 高均海 陈占举 杜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