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Topview(又称“赢富数据”)将下线的消息,引发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有人称投资者面临的不公平信息待遇终于结束,也有人指责其关上信息透明的大门,恐暗箱操作更难禁止。一种数据产品的命运,牵涉到了宏大的证券市场命题,也让证交所的信息经营更令人关注。
并非股民“保赚”利器
Topview这类产品有些像当年揭示大户交易动向的“龙虎榜”,颇受投资者追捧。它满足了人们对神秘的渴望,让一些大资金的动向暴露在普通投资者面前。但随着该产品的普及和市场转熊之后,Topview对投资的帮助似乎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大。
专业人士认为,投资者对Topview不可过分迷信,因为炒股不可能只靠一个工具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更重要的是,主流资金对市场也会误判。此外,有的投资者掌握Topview数据后,贪婪和恐惧都会强化,这种心态下炒股通常赢面不大。
香港群益证券研究部经理黄薰辉介绍,1996年以来,台湾股市的交易数据就都是公开的。“当时外资也很不爽,觉得自己的进出都被看光光,可是内外资都一样被公开,法人进出和融资的数据同样是天天公布。像融资与融券通常被视为散户的指标,如果不公布,大机构也无法知道散户的步调。在信息上,散户和机构对等也没什么坏处。”黄薰辉说。
交易所面临艰难平衡
这次停用Topview数据事件,把公开证券交易信息的标准问题以及交易方隐私权保护问题摆上了台面。在业内人士看来,市场的透明度、数据的保密和信息的有偿提供,对于交易所是同等重要的三个方面。然而,如何维持三者之间的平衡,却不是件简单的事。
从证券信息经营的角度来考虑,由于证券交易信息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排他性,其有权基于信息成本要求信息用户支付交易信息使用费。即便基本的即时证券行情被认为是强制性的公共信息,它仍有商业价值,不能单纯视为公共物品,因此交易所拥有许可发布和许可使用的专属权利。
在国外,绝大多数交易所不提供免费的交易行情。有关资料显示,国外成熟市场信息费收入构成了交易所的主要收入来源,交易经手费、信息费和上市费各占1/3。从目前来看,国内交易所提供相关的有偿证券交易信息服务,与国际通行做法无大差异,只是在增值信息服务的内容界定以及会否损害公平方面,市场尚有分歧,并且A股市场以散户为主,基于公平的市场反应尤其值得斟酌。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认为,交易所提供的证券交易信息应当限于公共性信息或准公共性信息,否则就没有履行为交易方保密的义务。至于标准如何界定,目前仍未有非常明确的规定,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今天的证券交易信息揭示与交易方隐私权保护之间的矛盾激化。
法律界人士曾表示,作为公共信息,应当基于两点考虑,其一是法律强制要求公布的信息,其二是要素的一致性,即被强制公布的信息没有任何选择、编排的独创性,没有任何个性,即所谓“千人一面”。业内人士认为,Topview数据并不具备这两个特点,最多只能视为准公共信息,这类信息或可进行收费服务,但需要判别其是否影响到交易方的隐私权,同时市场并不能强制交易所免费提供。
信息应该有多透明?
证券市场对信息高度依赖,证券信息对于提高股市效率以及落实“三公”原则至关重要。但证券信息有怎样的权利?归谁享有?如何提供法律保护?著名法学家顾功耘曾经表示,这些问题比较复杂,到目前国内法律界还没有定论。
目前来看,沪深交易所新颁布的会员管理规则对会员使用证券交易信息突出强调了“许可使用”的原则。在两交易所交易规则中,都表示将要另行制定证券交易信息的管理办法,然而这个办法至今仍在酝酿中。
从境外交易所的经验看,过高的信息透明度反而导致交易者失去挖掘信息的动力,影响了市场流动性与效率。有关研究指出,伦敦交易所1986年大变革时将成交明细作全面揭示,就曾影响了市场资金的积极性,后来该所只得作出两次大调整降低证券信息透明度。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在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对于Topview数据或类似数据的发布,可以遵循这两点来考察判定其是否合理。也就是说,它应该是保证平衡度适中的信息透明度的一种辅助,信息适度透明与市场公平并不矛盾。
(据《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