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 |
最近,市六中初二(4)班语文教师范存宪布置了一篇作文,要求学生写关于“桥”的说明文。范老师建议学生就近观察学校旁边的西关桥。在批改作文时,范老师意外地发现:多名学生同时写了西关桥竣工的详细日期,桥的长、宽、高等具体数字以及政府当年投入了多少资金。经过询问,范老师了解到这些学生并没有相互抄袭,只是他们同时在百度中搜索“西关桥”,才有了雷同的答案。
那么,依靠百度做作业,在学生中是普遍现象吗?
找答案,“百度”一下很方便?
上周末,记者在市六中、市三中、市实验小学、市直二小等学校附近采访了数十名中小学生。
记者问:“做作业时遇到难题,你会怎么办?会上网找答案吗?”
小学生多数回答:“会问家长或同学,他们都不会的就问老师,偶尔会上网查一些资料。”
初中生和高中生则回答:“知难而进,努力突破,实在不会的,上网‘百度’一下答案,很方便。”
记者又问:“‘百度’答案是为了应付作业吗?”
学生回答:“如果网上有习题解题步骤和疑难分析,就仔细看一下;如果只有答案,就抄答案先应付作业。”
记者再问:“你认为‘百度’一下得到答案属于抄袭吗?”
学生回答:“算不上。”
“百度”一下属于抄袭吗?
市六中教务处主任王大德说,如果学生完全从网上抄答案,当然属于抄袭;但如果通过网络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博采众长,有所创新,则是可取的。
市实验小学教师王晓玲说,小学阶段作业不会特别难,小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比较多,不是十分需要网络的帮助,因此还没有形成遇到问题就“百度”的习惯。不过,对有条件的小学生,老师还会给他们布置上网查资料的作业。这不算抄袭,反倒让学生掌握了利用网络获得信息的方法。
“百度”一下是利是弊?
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就看怎么利用了。
市六中的范存宪老师说,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大量信息,学生的知识可能因此比老师还“渊博”。就像那篇关于“桥”的作文,其实老师是希望学生们通过细心观察,数数有多少个桥墩,看看用什么材料建成的,并没有要求他们必须提供具体数字。网络海量的信息的确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但容易让学生变懒,懒得观察,懒得动脑思考,懒得组织语言,还有可能养成他们坐享其成的坏习惯。这会使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能力减弱,很难提高他们自身的写作水平。
王大德说,学生通过百度获得答案,表面上非常成功地完成了作业,但如果没有进行消化,只会让学生逐渐养成不思进取的坏习惯,从而依赖网络,这是令人担忧的。但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这也是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所以,很难界定学生利用网络的好与坏,这也使得教学一线的老师非常无奈。
老师支招
老师和家长都希望学生有效利用网络,但不要依赖网络。
市六中教务处的杨建民老师说,如果学生把网络当成一种学习途径,多问问“答案是怎么来的”,再进行自我消化,这种方式也能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的目的。
另外,网络上提供的习题答案,相当一部分也是一线教师上传的,希望这些热心人在上传答案的时候加上解题的思路和步骤,让学生在“百度”答案的同时,就像进入了一个网络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