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绘画,孙宝仓又爱上了二胡。 | |
工作不久积劳成疾,创业起步折戟沉沙,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孙宝仓没有向命运妥协,他用画笔绘出了自己的美丽人生。
自幼奠定绘画情
孙宝仓自幼喜欢绘画,但贫困的家境使他从小便干起体力活儿,劳动之余,画“小人书”和搞“小制作”成了他最大的喜悦。
1984年,孙宝仓光荣参军。在某部侦察连的半年,是宝仓写生最充足的时间。早上要出操,晚上要干其他事,战友们午休的时间,他则用来学习绘画。
忘我工作累趴下
1987年复员后,孙宝仓被分到位于义马的原洛阳铁路分局水电段工作。狂热的工作热情,让他的工作处处领先,其书画作品也频频参加该局的各种展出。可是,夜以继日的忘我工作把他累倒了。
那是1988年冬天的一场大雪后,因为同事摔伤,本该休息的孙宝仓毫不犹豫地顶替同事值班。当时,值班室里没有取暖设备,加上饮食不规律,在第三天早上,孙宝仓巡逻回来躺在地上,面色苍白。同事发现后,赶紧把他送进医院。1989年,体力透支引发慢性肺炎,他不得不离开了心爱的工作。
创业历程多艰难
孙宝仓病愈后,凭借双手重新打拼出一片天地。为了卖一幅画,他跑遍了全市的画廊,让人家一遍遍鉴赏。一次,在龙门白园一家画廊里,一位自称来自桂林的老板称他画得不错,要他再画几十幅一起带来卖。兴奋之余,宝仓不分昼夜画了一周,送来30多幅画,老板承诺一周后把钱清完。可是,当他按约再次来到这家画廊时,早已人去楼空。
一趟趟无功而返,不光磨砺出了他坚毅的性格,也鞭策着他不断提高绘画技艺。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接连吃了半年多闭门羹后,孙宝仓的画终于得到了认可。
后来,孙宝仓筹借了4000多元,和朋友开了一家经营装裱书画的门店,并将自己的作品悬挂其中。可好景不长,因为经营不善,他连本钱都亏光了。
1993年,孙宝仓带着创业的梦想南下闯福建。在风景如画的厦门鼓浪屿景点,他和伙伴背着画作逐店推销,后来在一家老乡的工艺品商店里租得一角。他夜晚在店内打地铺,白天在潮闷的天气中画牡丹和山水。他的牡丹画飘逸生动、富丽华贵,一度受到台湾游客追捧。
然而,正当事业蒸蒸日上之时,1994年的千岛湖事件后,台湾游客几乎绝迹。在苦撑了几个月后,孙宝仓不得不踏上了北归的路。
愈挫愈勇绘辉煌
南下的创业经历,让孙宝仓挖到了“第一桶金”——1.8万元,也开阔了他的眼界。他1994年在王城公园西门创立一家私人画廊,组建起洛阳牡丹画研究院,开始潜心研究和创作洛阳牡丹。
1995年~2000年,孙宝仓迎来了事业发展的一个高峰。在2000年举办的全国十人画展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在他的牡丹画作《洛阳三月》前驻足观赏,并愉快地与他合影留念。
孙宝仓在一次次挫折中愈挫愈勇,他用不屈的意志,一笔笔绘就了属于自己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