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9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百年名匾显家声
古朴山村尽入画
铁砚磨穿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9 年 1 月 5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匾额背后的故事
百年名匾显家声
古朴山村尽入画
记者 孟国庆 文/图
  匾额状况:“家声丕振”匾长150厘米,宽80厘米。上款为“恭颂族正天爵位鹏大人懿行”,下款为“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二月上浣榖旦合族仝立”。该匾现存于孟津县小浪底镇刘庄村乔氏家庙内。

  专家点评:这是一块乔庄乔氏族人为家庙所立的匾额。虽然所立年代并不久远,但它是乔氏族人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与现有地方志相互印证,是地方志的重要补充。

  匾额原是小黑板

  有庙必有匾,无匾不成庙,匾是中国祠宇建筑中重要物品之一,“家声丕振”匾无疑是个中代表,它表达的是人们的一种理念和情思,又为家庙提供了重要的史证实物。

  乔庄位于孟津县西部山区,是小浪底镇刘庄村的一个自然村。往乔庄深处步行约5分钟,转过一个山头,即可以看到一个古色古香的旧祠堂坐落在半山腰。祠堂坐北向南,三间砖木结构的前厅,顶部高高挑起,与两侧的建筑相得益彰,显得错落有致。整个前厅青瓦覆盖,上置脊兽,高大威严,庄重肃穆。“家声丕振”匾就悬挂在东侧墙壁上。

  “家声丕振”匾黑底金字,字体为行书,刚劲大气,行云流水,大有黄庭坚、苏东坡的风范,是民国时期邙山知名书法家刘士锷手迹,显示了乔氏家族的大家风范。

  村里的乔集生老人说,过去祠堂里一共挂有四块匾额,在祠堂门楼上方,挂的是“乔氏家庙”匾,这块“家声丕振”匾挂在南侧,此外过厅两侧上方还各有一块匾,据传是隶书,但写的什么内容,已经没有人知道了。因为战乱及年代久远,到2003年修复祠堂时,只找到了“家声丕振”匾,其他三块已经不知下落了。

  这块匾额能保存下来可以说也有些“巧”。民国时期,乔庄的私塾就设在祠堂里,平时祠堂就是学校,到了重大节庆日,祠堂又恢复为祭祀先祖之地。上世纪50年代,私塾废除,祠堂无人打理,就逐渐破败下来。“大跃进”时,村里自办初小,但是缺一块黑板。当时村里缺衣少食,又没有钱买木料,于是就将一户人家的楼板清理了出来当黑板,大家翻开楼板一看,正是这块“家声丕振”匾额。按说这匾属于“四旧”应该毁掉,但是学校确实又缺黑板,大家七手八脚把匾额翻个面儿,涂上一层锅烟油灰当黑板用,这块匾额才得以保存下来。虽然这块匾已经伤痕累累,字迹斑驳,但作为祠堂的实物得以保存下来,十分难得。

  至于其他三块匾的下落,有人说“破四旧”时砸了,有人说是做饭时当柴烧了,究竟哪种说法对,已经无法考究了。

  行医济困好家声

  《说文解字》中说“丕,大也”,“家声丕振”就是“家声大振”的意思。乔庄的乔氏家族又有怎样的传奇呢?

  根据村中现存的《乔氏家谱》和众多碑刻记载,乔庄居民祖籍山西,明朝初年,祖先迁居洛阳铜驼巷,随后其分支又迁移到多处地方生活。其中随父迁往孟津会盟的乔云升,为乔庄乔姓人的七世祖,在明代天启、崇祯年间,官至刑部尚书。

  清代乾隆年间,乔氏一支搬到了乔庄。他们在这里筑房建宅,耕读传家,繁衍生息,至清末民初,乔庄人口已经上百。乔氏祠堂建于清道光初年,至今已有180多年。祠堂内现存有一块立于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的功德碑,记述了祠堂兴建的前后经过。说是始祖迁至乔庄后,由最初的三门再传至九门,“子孙繁衍,家业日兴”,于是族人集资兴建祠堂,但苦于“无地”。这时,族人“世满”、“世平”、“世鳌”三人将自己的一部分地“捐为公产”,祠堂终于得以兴建。

  因为居住在邙山深处,地少土薄,为了养家糊口,乔庄外出的人很多,大多数人干的是手艺活。据传村里世传的手艺有泥、木、铁、锡、炮、石、皮七匠,外出“打工”的人,更是远至陕、甘、青,演绎了一段“闯潼关、走西口”的史实。

  当时北邙一带最知名的水泥匠,就是乔庄被誉为“小鲁班”的乔跃,据说周围不论是一般农家房屋,还是富户的各形窑院,抑或是乡里的祠堂、庙宇、牌坊、碑楼等,多是他的杰作;而最出名的木匠要数乔拴牢,人如其名,经他做出来的家具没有不结实的;乔寿俊则是当地有名的铁匠,经他打造的斧头、镰刀、锄头、铁锹等,也都火候老到,经久耐用。

  环境虽然艰苦,但乔庄人秉承着良好的家风,踏实肯干,这条偏僻的山沟,不仅走出了众多技艺超群的工匠,而且还出现了多位中医名家,乔庄在北邙民间被称为“大夫窝”。

  解放前,乔庄的乔寿萱、乔清华、乔清云这三位中医非常有名气。其中,乔寿萱主攻儿科,乔清华精研内科,乔清云则是外科妙手。那时,北邙山区旱灾连年,百姓贫病交加,这三位大夫潜心岐黄,救死扶伤,每有求者,他们不分白天黑夜、风雨阴晴,奔走四方为人出诊,遇到拿不起费用的贫穷人家,也照常给药。讲起这些大夫的医德、医术、医风,当地群众至今仍称颂不已。

  在这些中医中,乔清华最为著名。他生于清朝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幼读私塾,学成后一边设馆授徒,一边潜心于中医内科的研究,在治疗疑难杂症上颇有功力,在长达40余年的行医生涯中,他的足迹遍布孟津、新安、济源等地。到了晚年,他积己所得,呕心沥血著作了《藐视方唇》、《中医疑难病案》等多本医书,其中《藐视方唇》多达九卷。在乔清华的影响下,其三弟乔清麟、五弟乔秀五皆从医,并且他们的后人也研习中医,时至今日仍然不辍,从而形成了一个中医世家。

  虽然乔庄出的官员不多,但行行出状元,乔庄的先辈们用自身的经历给后人们留下了宝贵财富。

  如诗如画好风景

  解放前,乔庄各家各户,大多是住在窑洞中,其属典型的北方窑院结构:凿土为崖,依崖挖窑,窑前圈院,院内盖房,房窑结合。各家各户门前,大多都有一片临沟的平地,平地上有皂角树、刺槐等树木,人们用来碾磨粮食的石碾、石磨、石臼,至今犹在。

  而在乔庄背后的山岭上,还保留着一个土寨。这个寨居高临下,地势险要,是旧时村内人为了躲避兵灾战乱而建设的。它削壁成墙,上筑垛口,再于寨内挖设多孔窑洞。在兵荒马乱的旧社会,只要发现兵匪前来,村中老少便躲进寨内,闭上寨门,组织青壮年上寨防御。

  这种集合了窑洞、院落和山寨的奇特景象,如今吸引了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乔庄民俗文化村的开发,这里成了洛阳有名的写生基地,很多画家走进农家院,住农家屋,吃农家饭,一呆一两个月,把这里的风景、民居和人物悉数绘入画卷。

  这种需求也带动了村里经济的发展,为写生的学生提供吃、住等服务,对村民来说也是一条致富的途径。

  呵护“经典洛阳”,期待您的关注。“匾额背后的故事”、“洛阳地名探源”、“洛阳成语典故”诚邀您的参与。希望有关专家及广大读者不吝赐稿。读者如有这方面的线索,请与我们联系,电话:66778866、13503797759。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