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文物保护工作者5个多月的精心施工,倾斜严重、濒临倒塌的下清宫明代道士塔,近日“站直”了腰身,成为河南省首例倾斜古塔纠偏工程。
一座重70多吨的倾斜古塔如何纠偏?本报记者历时5个多月,全程跟踪见证了这座道士塔“站直”的过程。
道士塔严重倾斜
我市斥巨资保护
2007年11月16日,本报刊发《救救这座珍贵的道士塔》一文,报道了位于邙山镇岳村下清宫的一座明代道士塔因年久失修严重倾斜几近倒塌的情况。
下清宫亦叫三官庙、青牛观,位于下清宫院内的这座道士塔为实心砖塔,七层,平面八边形,通高9.8米。它建于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是为“三官庙住持羽士张清林”所建,距今已有近500年历史,对研究道教历史、道教葬俗等具有很高价值。我国古建筑大师罗哲文来洛阳考察时,认定它是全国目前仅存的3座道士塔之一,弥足珍贵。
数十年来,由于附近村民进行灌溉和取土,使该塔塔基高出地面许多;加上地基不均匀沉降,9.8米高的塔身逐渐向西北方向倾斜近10度,顶部向西北方向偏移了0.78米,成了一座实实在在的“斜塔”,下清宫的道士用3根木柱临时将其支撑。
市委、市政府对该报道高度重视,要求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保护这一珍贵文物。2008年,在市文物局的领导下,市第二文物工作队陆续召开专家论证会,依据“不改变文物原状”的修缮原则,制订了纠偏维修方案,市财政局专门为该工程拨款。(见本报2008年8月30日报道)
绳捆索绑
这座道士塔的塔体下部只有塔座和基础条石,加上年代久远,该塔塔身裂缝、酥脆问题严重。
要想纠偏,第一步要对塔体进行固定和支撑。这项工作从2008年7月19日全面展开。由于塔体向西北方向倾斜,施工人员先用4根长9米、宽12厘米的槽钢从北、西、西北、南4个方向支撑倾斜的塔身,然后将塔身裹上软体材料、木板,最后用19根槽钢予以加固。施工人员还从塔体的东北、东南、正东方向用10毫米粗的钢丝绳牵拉塔身。
打桩灌浆
塔身固定和支撑工序之后是打桩。因为最后纠偏工程是用液压千斤顶一点一点把倾斜的砖塔“顶正”,这就必须在塔座四周打桩做梁,将来放置千斤顶实施“顶升”纠偏。
施工人员先在塔体基座四周打桩,8个桩基平均分布在以塔体中心为圆心、直径4米多的范围内。
2008年11月2日,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8个桩基浇铸后,施工人员开始浇铸圈梁。
顶放箱梁
实施纠偏的设备液压千斤顶不能直接顶到塔座,这就需要在塔座下部、桩基圈梁上部制作一个托架梁。
施工人员先在塔基东西南北4个方向开挖2米左右的基槽,把两个宽、高各1.2米的箱梁从西向东顶至塔座中心偏西位置,然后把另外两个箱梁从东面一步步顶至塔体中心偏东位置。
12月12日,我们在现场看到,为了一点点将箱梁顶到位,施工人员钻进箱梁中,用铁锨挖土,然后再用铁锨把土艰难地转移出来,施工难度很大。
浇注基础
箱梁顶到位后,施工人员将两根梁东西方向穿过箱梁,南北方向的梁从箱梁之间的空隙穿过,这三根梁交叉捆绑,构成基础的十字梁。
在十字梁的外边,施工人员又捆绑了托架梁。浇注混凝土后,塔体基座的十字梁、托架梁成为一个整体,成了明代道士塔的“基础”。施工单位提供的数据显示,上述空心箱梁、十字梁、托架梁等共用去钢筋10多吨,水泥50多吨。
正式纠偏
真正的纠偏工程于2008年12月22日全面展开。
当天上午,我们在现场看到,液压千斤顶已经放置到位,水平仪、经纬仪布置到监测位。上午10时,两个液压千斤顶缓缓顶起托架梁,还有6台小千斤顶在顶升过程中进行辅助施工。随着千斤顶把托架梁缓缓顶起,斜塔开始慢慢地向东南归位。
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总工程师吕军辉说,顶升施工过程分7个工作组。因为该塔是砖塔,结构松散,顶升过程非常缓慢。在顶升过程中,每纠偏2厘米,就要对各个观测点进行一次数据登记,同时要根据数据对塔体和基础托架梁进行校正。
当天下午5时,我们离开工地时,液压千斤顶只顶升了0.8米。整个纠偏过程持续到次日下午。
古塔终于“站”直了
纠偏后,文物工作人员还对这座古塔进行了灌浆、拆换稣碱塔砖等维修保护。
昨日下午,我们再次来到古塔纠偏工地,“站直”腰身的古塔,底部青石铺地,四周围上了青石栏杆,与纠偏前用木柱支撑的“斜塔”形成了鲜明对比。
吕军辉说,这是河南倾斜古塔纠偏的第一例文保工程,国内斜塔纠偏保护工程很少,这将为今后的古塔修复保护提供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