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9版:金 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久病床前有孝子
脑髓、神经、脑路同时治
手不抖身不僵小碎步消失
新闻网广告
省钱达人老妈
清除腹水并不难
不再反复是关键
人类 寿命可延长1/3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9 年 1 月 15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现 场
久病床前有孝子
文图/本报记者 张丽娜
  刘桂清和母亲。
  1月13日清晨5时许,丈夫还在睡梦中,刘桂清就走出了家门。晨光未露,路上行人稀少。凛冽的寒风直往脖颈里灌,她紧了紧外套,加快脚步。

  刘桂清今年54岁,是中信重机公司的退休职工。她起这么早,不为上班,只为去给“老太太”做饭。

  这位“老太太”,住在涧西区康滇路3号小区,和她家隔了几栋楼。

  5点一刻,刘桂清打开3号小区一套单元房的门,蹑手蹑脚地走进卧室。床上躺着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妇人,体形干瘦,面色却还红润。“老太太,早上好呀!”刘桂清摩挲了一下老人的脸,抽掉她臀下被大小便溺湿的垫子,拿热毛巾擦洗干净老人的私处,让她侧躺好,为老人盖上棉被。然后,她手脚麻利地烧汤炒菜,喂老人吃饭,再和弟弟一起将老人抱到床边的轮椅上。

  “老太太,你先坐一会儿,我得回家给俺那口子做饭,一会儿就来陪你。”老人看着刘桂清,嘴里支吾一声。

  “你走吧!我不让你伺候!”

  刘桂清口中的“老太太”,是她的母亲,小脑萎缩多年,并发糖尿病,双腿瘫痪,常年卧床,大小便失禁,口不能言。1月7日,刘桂清坐在母亲的病床前,向记者讲述了她这些年的经历。刘桂清的母亲早年双腿骨质增生,行动不便。2001年7月,体胖的老人不小心卡在了藤椅上,挣扎起身的时候,摔断了胯骨。刘桂清和大哥、弟弟将母亲送到医院救治。她忍不住埋怨母亲:“你咋这么不小心呢?”母亲瞪着她:“你走吧!我不让你伺候!”刘桂清没走,她知道那是母亲的气话。

  当时,她的儿子在河科大上大学,她丈夫工作很忙,两个男人都等着她这个主妇照应。但是,母亲住院那20多天,她一直守在病床前,一次也没回过自己家。那些天,她废寝忘食,给妈妈擦脸、喂饭、倒屎倒尿,一心盼着母亲早日病愈。

  天太热,刘桂清的母亲生了褥疮,高烧41°,昏迷不醒。医生说:老人不行了,你们准备后事吧。刘桂清哭得快要晕过去。看着昏迷的母亲,刘桂清心痛如绞:难道就这样放弃了吗?不!我怎么舍得?她喂母亲吃退烧药,和哥哥弟弟用冰块、碘酒反复敷、擦老人的额头、腋窝和手脚心,昼夜不停。3天后,老人苏醒了。刘桂清原本60多公斤的体重,一下子降到了45公斤。

  她曾亲手挖母亲的肉

  一开始,刘桂清并不知道褥疮的可怕,她发现结痂的患处不长新肉,慕名求助于一名老大夫。大夫拿剪刀剪开老人疮口的死皮,剜去腐肉,刘桂清捂着嘴,哇的一声大哭起来——眼前的情景太可怕了!谁想到疮口下竟是碗口大的一个洞,露着白花花的骨头!妈妈真遭罪呀!她哭着给大夫作揖,求他救救母亲。大夫被她的孝心感动,教她自己动手给母亲换药,以省下请医生的费用,并特意嘱咐她“大胆动手,糖尿病患者不知道疼”。可这是我的亲妈呀,在她身上剜肉我咋能不心疼?每次给母亲换药,刘桂清都泪水涟涟。“都不敢回忆那时候的日子……”时隔多年,说起这些事,她的眼圈儿依然泛红。

  7年来,她一天要做6顿饭

  刘桂清的母亲出院之后,意识一直不清醒,虽说经过精心护理,老人的疮口愈合了,但她的双腿肌肉萎缩,再没下过床。

  刘桂清的大哥、弟弟都很孝顺老人,但男人大大咧咧,毕竟不如刘桂清心细。照顾母亲的任务,刘桂清就担当得多一些。

  因为子女家的房子小,刘桂清的父母一直单住。她的父亲年事已高,耳背眼花,不会做家务。

  每天早上,刘桂清先去给父母做饭,喂母亲吃饭,并匀一份饭菜放在保温壶里,等父亲起床后吃,再回家给丈夫做饭。之后,她去菜市场买菜,为父母做午饭,再回家为丈夫做午饭。晚上亦然。

  每天,除了来回奔波做6顿饭,她还要无数次地清理母亲的粪便,帮母亲翻身侧躺(防止老人生褥疮),推着母亲晒晒太阳。晚上临睡前,她还为母亲擦洗身子。怕母亲睡得不舒服,她做了几个大海绵垫子,垫在母亲的身下,还买了一个大气垫,支撑母亲弯曲的双腿。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7年。

  去年冬天,刘桂清碰到了当年的那个老医生,医生听说她母亲还健在,连连称奇:“真想不到啊!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没想到久病床前真有孝子。”

  现在,刘桂清的母亲一顿饭能吃3个肉包子,这让刘桂清非常安心。她说: “我最怕我妈离开我们,只要妈还活着,咋都行!我一点也不觉得累!”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