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促销牌很常见,但很少有消费者知道这些是不是“处理品”。
■记者 孟山 实习生 谢磊 文/图
春节临近,年货市场一片红火,精明的商家纷纷打出“折扣”、“特价”、“处理”等醒目招牌。消费者在享受这些实惠的同时,不免心生疑虑——会不会遇到质量问题?
“特价处理”不一定就是打折优惠
18日,孙先生陪爱人在上海市场步行街买了一双女鞋。买回来不到一天,这双特价女鞋便断了底。昨天,他们找到商家协商,不料销售商指着买鞋时填写的保修卡对孙先生说:“这是特价处理鞋,是不给退换的。”
孙先生一头雾水,接过保修卡看了半天才发现:原来在保修卡上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有一行用圆珠笔写的小字——“特价处理”。
对此,工商人员解释说,按照消法中有关三包的规定,“处理品”是不能享受三包服务的。因为处理品是指产品质量存在瑕疵的商品,也叫残次品或等外品,商家降价销售处理,以质论价,不承担三包责任。
孙先生有点郁闷,这特价处理不就是打折优惠嘛,咋就没有质保了?
细节之处要留心
在喧嚣的特价处理背后,商家的潜台词是很多的,比如清仓、断码处理、特价处理,还有的在促销牌上标注“几折优惠”的字样。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只要分清哪些是问题商品,购买后存在质量风险,哪些是正规商品,只是单纯让利促销,这就足够了。不过说起来简单,置办年货时市民还是要多留心些。
第一,带有“处理品”字样的商品,可能存在质保风险。这类商品,商家有时美其名曰“清仓”、“断码”,有的干脆简单地标注上“特价处理”的字样。消费者在购买这类产品时,一定要多加留心。
按照我国质检部门现行的法规,所谓的处理品,是指产品质量未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但是产品本身不存在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仍然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此类产品,销售时要在商品的包装或者票据上明确地标注上“处理品”、“等外品”、“残次品”或“不合格产品”等字样。也就是说,处理品是在流通环节需要进行明示的不合格产品。不管称谓如何被美化,只要商品中出现“处理”二字,商家即完成了告知义务,也就免除了相应的三包责任。
第二,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商家有时卖的是处理品,却以“特价”、“打折”的面貌出现。一些商家往往在消费者购买物品后,才将商品的真实信息标示出来。比如,将“处理品”或“特价处理”等字样悄悄地写在保修卡或发票不起眼的位置上,利用消费者一时的疏忽大意钻空子。日后一旦商品质量出现问题,商家便会以此为据,逃避责任。所以,消费者购买完商品,一定要仔细查验小票,一旦发现被商家误导买了处理品,要当场要求其改正。如果商家不予配合,可立刻向工商和消协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