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春节的“年味”也愈来愈淡了。前无铺垫,后无尾声。年,来了,来了;走了,走了。无声无息,冷冷清清。于是,我特别怀念过去春节的“年味”。
那时,到了腊月二十三,年味就慢慢上来了。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灶,送老灶爷上天。晚上,人人吃灶饼,家家燃鞭炮,远远近近的鞭炮声不绝于耳,希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接下来,“二十七,扳柏枝”,“二十八,去撮沙”,“二十九,装香炉”,这些任务,常常由放学回家的孩子们去完成。他们拿着镰刀背着袋子欢天喜地奔向河滩或柏树林。年三十,阖家团聚,围着火炉包饺子“熬年”。这一切全是“年”的铺垫。
大年初一,天还没有亮,鞭炮声便响起来,由稀疏到稠密,终于响成了热闹的一片。人们祭天地祭祖宗。门楣上挂柏枝,庭院里燃柏枝,浓香便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年”被热烈红火地推了出来。天亮了,吃饺子。尔后大人们开始串门拜年,孩子们穿得花花绿绿,跟在大人后边去挣压岁钱。大街小巷锣鼓敲得震天响。
初二开始走亲访友,通衢大道田间阡陌徒步而行着红男绿女,他们手挎礼品篮,其中多为两包点心十个馒头,只有新媳妇回娘家才放上一块礼肉。转眼就到了元宵节。乡下有“小初一大十五”的习俗,这时既是春节的高潮也是尾声。舞戏应有尽有,男女老少兴高采烈热闹非凡。大街小巷柏枝扎着的神棚更是鼓乐喧天人山人海,新媳妇羞答答跪在观音菩萨牌前祈求早生贵子……
一年辛劳,春节得到了休息;满腹的梦想与愿望,春节得到释放。与其说春节习俗是一种迷信不如说它是一种文化。只有这种文化才能够点燃中华民族的激情……
(洛阳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