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9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相传伯乐相马地
在今孟津伯乐村
狂奴故态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9 年 2 月 18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洛阳地名探源
相传伯乐相马地
在今孟津伯乐村
记者 孟国庆 实习生 王振芳 文/图
村中遗存的古桥名为“伯乐桥”。
  今日地名:伯乐村

  地方状况:伯乐村位于洛阳市孟津县朝阳镇北部,全村2119亩耕地,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1576口人。

  村名由来:“伯乐相马”成语的故事至今已流传两千多年。相传它就发生在洛阳市北郊邙山深处的孟津朝阳镇伯乐凹,该村被命名为伯乐村。

  相马传说传千年

  在伯乐村,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学龄孩童,都能给你讲一讲“伯乐相马”的故事。

  秦穆公的一个大臣名叫孙阳,善于相马。说是一次,孙阳受秦穆公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孙阳向穆公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寻访,请穆公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干好。

  孙阳连着跑了好几个国家,连以盛产名马著称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跋山涉水,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孙阳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马见孙阳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孙阳倾诉什么。孙阳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孙阳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孙阳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孙阳牵走千里马,直奔秦国,牵马来到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孙阳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磬,直上云霄。穆公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孙阳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

  穆公一见孙阳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孙阳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相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孙阳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穆公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一段时间后,马变得精壮神骏。穆公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文武大臣无不夸奖孙阳相马有眼力。日后,穆公骑着这匹骏马,成就霸业。

  穆公非常高兴,封孙阳为“伯乐将军”。“伯乐”,是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为了赞扬孙阳相马的技艺,人们也干脆将孙阳叫伯乐了。这个当年伯乐相马的庄子,取名“伯乐凹”,以示纪念。

  《淮南子·道应》中说,伯乐年纪大了之后,推荐新人九方堙,九方堙辨马不分雌雄颜色,穆公不悦。伯乐指出辨马要辨别内在精神,不是外在的体征,这又是另外一段故事了。

  伯乐贡献真不小

  虽然这是个传说,但据种种史料和文献记载,这段故事的真实性,还真不用怀疑呢!

  据史书记载,孙阳(约公元前680年~前610年),春秋中期郜国(今山东省成武县)人,被秦国封为“伯乐将军”。伯乐后来将毕生经验总结写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

  1973年11月到1974年初,在湖南长沙马王堆第二、三号汉墓,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其中就有一部失传已久的《相马经》帛书。《相马经》帛书上共76行、5200字,其中残缺500字(有200字可以查补,有300字无法处理)。因为这部古书没有相当的今本可以查对,所以一些内容,我们无法完全了解。但其第一篇就写到“伯乐所相,君子之马”,并且多次使用相马“法曰”和“吾请言其解”的措词,说明这部《相马经》即使不是《伯乐相马经》原文,也是传承、吸收和发挥了《伯乐相马经》的成就写成的。

  秦穆公所处的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马的作用对各国增强国力显得十分重要。当时人们已将马分为六类,即种马(繁殖用)、戎马(军用)、齐马(仪仗用)、道马(驿用)、田马(狩猎用)、驽马(杂役用),养马、相马遂成为一门重要学问。

  孙阳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选择了相马作为自己终生不渝的事业。《吕氏春秋·精通》说:“孙阳学相马,所见无非马者,诚乎马也。”

  少有大志的孙阳,认识到在郜国难以有所作为,而秦国经济发展以畜牧业为主,多养马。特别是为了对抗北方胡人剽悍的骑士,秦人组建了自己的骑兵,故对养育马匹、选择良马非常重视。他就离开了故土,到达秦国,成为秦穆公之臣。

  伯乐在相马事业上孜孜探索,在研究医治马病方面也不懈追求,成为春秋时期著名的畜牧兽医。有《伯乐针经》、《伯乐疗马经》、《疗马方》、《伯乐治马杂病经》等著作传世,对后世兽医学术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伯乐由“相马高手”延伸为“相人高手”,最早见于汉朝韩婴的《韩诗外传》:“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而唐朝韩愈的《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更是让“伯乐”一词成为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的代名词。

  村名唐朝就有载

  那么,伯乐村这个地方何以会产出千里马呢?是因为相传古时,伯乐村周边水草丰茂,是个天然好牧场。

  我们现在再来看伯乐村所处的位置,它在图河的上游。图河起源于孟津县朝阳乡瓦店村的一条沟壑,在邙岭上仅仅行走了15公里,便匆匆出邙山,扑进黄河的怀抱。

  虽然图河并不长,但据村里老年人讲,过去图河泉眼多,水很旺,清泉汩汩流淌,春夏流翠,秋冬飘雾。从村子往下有白龙潭、黑龙潭、响波潭,潭水清澈,鱼虾跃波;两岸杨柳婆娑,鸟啼莺啭。先人们偎着图河,挖土掏窑,临水而居,没有洪涝之灾。

  图河不仅给人们生活、居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还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图河流域,土壤多为潮黄土和白面土,适合小麦和杂粮生长。细腻的土壤也是烧制陶器、砖瓦的好材料,直到现在,伯乐村所属的朝阳镇仍是知名的“唐三彩之乡”。

  这样的地理环境,作为天然牧场,产出好马也是必然的。

  现在,不少当地人还把伯乐村叫伯乐凹。近年从伯乐村出土的墓志记载:至少从唐朝起这里就已经叫伯乐坞了。

  唐代“坞”、“凹”同声,“坞”即村落,地势四面高中间低。唐代的“伯乐坞”地域较广,还辖属有今北陈庄。

  呵护“经典洛阳”,期待您的关注。“匾额背后的故事”、“洛阳地名探源”、“洛阳成语典故”诚邀您的参与。希望有关专家及广大读者不吝赐稿。读者如有这方面的线索,请与我们联系,电话:66778866、13503797759。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