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9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山村农家藏古匾
追思当年武举人
掩目捕雀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9 年 2 月 23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匾额背后的故事
山村农家藏古匾
追思当年武举人
记者 陈运团 文/图
  匾额状况:“师亮风”匾额目前上部有所损坏,残长210厘米,高78厘米,上款为“诰授朝议大夫、署理江南省盐巡道兼署粮道、知江宁府事、加十级纪录十次吕燕昭,为戊子科举人张盈年立”,下款为“嘉庆十八年岁次癸酉九月穀旦”。该匾四周雕刻“富贵不断头”纹饰,书法笔力刚健,尽显大家之风。

  专家点评:此匾属于功德匾,是清朝中期新安文化名人吕燕昭为当地老举人张盈年而立,称颂他为人师表、高风亮节的美好品行。匾额虽有所损缺,但仍不失为一件宝贵的清代遗物。

  山村农家藏古匾

  近日,记者在新安县铁门镇采访,当地一位姓王的教师提供一条线索:附近陈村的张秋献家历史上是书香门第,目前还保存一块匾额,书法精湛,题写人的官位也比较高,十分具有价值。

  陈村位于新安县铁门镇南的丘陵之上,铁磁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离千唐志斋和道教圣地洞真观只有几公里的路程。该村虽名曰“陈村”,但90%以上的村民则姓“张”。

  张秋献过去是村里的一名教师,退休之后读书练字,怡然自得,今年已经71岁。他目前仍居住在祖上传下来的百年老宅里,房屋虽然十分破旧,但仍基本保存着原来的面貌,青砖灰瓦,高大宽敞,特别是屋顶的脊饰和墙壁上的各种砖雕,花样繁多,生动典雅。老人得知我们的来意,立刻攀到过厅棚上,将一块匾额搬取下来。一看这块“师亮风”匾额,我们惊喜而又惋惜,喜的是它的题写人为清朝中期新安文化名人吕燕昭,惜的是它已经有所残缺。张秋献解释,他家过去还有“武魁”等别的匾额,但因为大家不知其价值,便没有好好保存,毁的毁,丢的丢。这块“师亮风”数年前还是完整的,一次,邻居建房时借去做踏板用,结果上边的一少部分被砖石砸掉了。随后,他前去寻找,可怎么都没找到。

  说起这块匾的来历,张秋献把同门叔叔张建文和87岁的张遵道老人找来。他们翻出家谱,细细回忆,从家族的历史开始讲起。

  老人们介绍,陈村张姓人氏祖籍山西洪洞县麻刹沟,明朝初年,因为中原地区历经战乱,灾害频仍,人口极为稀少,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到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朝廷便从山西向中原大批移民,手续办理大部分在洪洞县,由此形成了后来的“要问我祖在何地,山西洪洞大槐树”民谣。

  陈村张姓祖先是那次大移民中的一户普通农家,祖爷爷和祖奶奶谷太君带着七个孩子跋山涉水,徒步而行,过黄河时全家失散。谷太君携最小的儿子辗转漂泊,最后在新安县郁山之西搭间茅草庵定居下来。他们在这里辛勤劳作,子孙娶媳生子,渐渐地,形成了一个大家族。尤其是到了清朝前期和中期,张家在这一带非常兴旺,拥有众多田地,富裕殷实,同时还坚持耕读传家,注重对子女的教育,使得人才辈出。

  高风亮节张盈年

  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公元1722年),陈村张家出了一个最让他们骄傲自豪的人物,他就是第十一世的张射标。此人自幼刻苦读书,才华出众,参加科举后,非常顺当。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春天,他参加当年的庚辰科会试,结果妙笔生花,考中进士,名列第三甲217名。在这一科中,同样被录取为进士的人后来许多都成了历史上的勋臣名家,最著名的就是建功沙场成为封疆大吏的年羹尧,还有后来官居宰辅之位的康、雍、乾三朝元老张廷玉。

  考中进士后,张射标并未像年羹尧和张廷玉一样青云直上,飞黄腾达,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他被调往福建任南平知县。张射标性格耿直,清正廉洁。在南平,他为民请命,执法如山,虽然政绩突出,但也得罪了众多地方豪强和上级官员。后来,康熙皇帝有意在各地选拔官员进京任职,张廷玉等人便推荐了张射标这个“同年”。没想到,当吏部派人前去调查他的情况时,他误以为是上级要整治他,心里惧怕,就弃官回了老家。随后,吏部人员又追到新安进行了解,张射标更是胆寒不已,等人家一走,竟吞金自尽了。获悉此讯,朝廷惋惜不已,遂拨出银两,让家人将其安葬。至今,他下葬的那块地方仍被铁门一带的百姓称为“进士坟”。

  “师亮风”匾额的主人张盈年,则是陈村张氏第十三世中的一个杰出人才。他的父祖都是秀才,饱读诗书。受家庭影响,他从小也极好学,但长大后参加科举,竟屡屡不中。为了求得功名,他改变策略,转投武科。谁也没想到,勤学苦练之下,他在这方面竟如鱼得水,武艺、文章齐头并进。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张盈年参加河南武科乡试,成绩优异,考中了武举人,被赠“武魁”匾额。

  取得科举功名后,张盈年没有借此踏上仕途,而是返回陈村,教书育人。同时,他还在当地广行善举,扶贫济困。40多年过去了,在新安一带,张盈年德高望重,倍受尊敬。在外做官多年的吕燕昭回乡探亲,遂题写“师亮风”匾额,赠送给这位老先生。

  名家题匾尤难得

  说到吕燕昭,那可称得上清朝中期洛阳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他出身于明清时期名冠河洛的新安吕氏家族,这是一个文化世家,也是一个官宦门第。在这个家族中,先祖吕孔学为河南大儒。吕孔学的儿子吕维祺,自幼攻读理学,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考中进士,先后任吏部主事、南京兵部尚书等要职,在洛阳创办“伊洛会”,广招门徒,著书立说。

  吕维祺之子吕兆琳,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等职。

  吕兆琳之子吕履恒,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中进士,曾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等职,还是康熙年间著名诗人、剧作家、方志学家。

  吕履恒之弟吕谦恒,在家乡新安的青要山苦读40年,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中进士,是著名文学家,诗作抒情精妙,古文力追上古,与方苞过从甚密。

  吕履恒有三个儿子,长子吕宪曾,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举人,曾任溆浦知县,著有《溆亭诗草》;次子吕宣曾,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举人,是著名学者;三子吕守曾,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进士,曾任山西布政使,好诗,与袁枚为友。

  吕宪曾有二子,即吕公迁、吕公泽,一生没有做官,皆为诗人。

  吕宣曾有二子,即吕公路、吕公滋,二人均为著名诗人。其中吕公滋为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进士,还工于考据学。

  吕守曾之子吕公溥,号寸田,主持荆山书院多年,著有《寸田诗草》,被袁枚称为“诗中雄伯”。

  再说吕谦恒,他的儿子吕耀曾,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进士,还是著名诗人,著有《横山诗草》、《白燕诗集》等。

  有关专家统计,新安吕氏世家从吕维祺起,五代之间,共有8人考中进士,占明清两代新安全部进士25人的近三分之一。另外,还有多人考中举人,家族昌盛长达200余年。

  为张盈年题赠“师亮风”匾额的吕燕昭,为上文当中吕耀曾的孙子,字仲笃,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考中举人,历任通州知州、苏州府同知、凤阳府知府、江宁知府等职,诰授朝议大夫。他才思敏捷,性格豪爽,在多地为官,断案如神,兴教劝俗,政绩显著。他还善书法,工诗作,与清朝文化名人袁枚、姚鼐等交情深厚。在任江宁知府一职时,他还主持编修了《新修江宁府志》。他亲笔题写的匾额能够保存至今,极为难得。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