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6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震后灾区,两颗爱心碰出火花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09 年 2 月 23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震后灾区,两颗爱心碰出火花
美国小伙子与洛阳女志愿者的浪漫跨国奇缘正在续写
灾区的孩子们为这对有情人祝福。(明珠提供)
董明珠与灾区的孩子们在一起。记者 程奇 摄
  本报记者 程奇 (发自四川省绵阳市安县桑枣镇)

  核心提示:“5·12”汶川强震当天,她和他同时想到:我要到灾区献爱心、传播爱!在洛阳对口援建的四川省安县桑枣镇,他俩在帮助灾区孩子的过程中由相知到擦出“爱的火花”。虽远隔重洋,但他与坚守灾区的她每天通过网络跨海视频传情,并且相约:今年4月在四川灾区重聚,让爱情在爱的奉献中升华……

  洛阳网友“紫男”的“灾区奇缘”,近几天在洛阳网友群体中被传为美谈。地震灾区跨国奇缘的背后,藏着多少感人至深的浪漫故事?近日,本报派出记者奔赴桑枣镇,对“紫男”及其“洋男友”进行了独家采访。

  

  20日19时,四川省安县桑枣镇正下着蒙蒙细雨,初春的空气中多了几分寒意。

  在当地有名的“植苗服务站”内,洛阳志愿者“紫男”一边辅导孩子们写作业,一边紧张地安排晚上的英语和电子琴课程,一直忙到20时许……

  洛阳“开心果”:5月14日奔赴北川救灾

  “紫男”的真名叫董明珠,27岁,在我市一家医院当过几年护士,后在西工区唐宫路经营一家书屋,生意还不错。

  在洛阳“驴友圈”内,“紫男”可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擅长攀岩、速降,喜爱野外生存训练,并于2008年获得河南省户外攀岩运动女子组冠军;她热心公益事业,是河南省户外联盟救援队成员。性格开朗、待人热情的她,在洛阳“驴友”群体中有很好的人缘,是人人喜爱的“开心果”。

  “5·12”汶川地震发生的瞬间,明珠正在同学家看电视。一阵剧烈的摇晃过后,她敏感地意识到:地震了!

  经过一阵恐惧和迷茫,明珠习惯性地打开电脑上网,很快知道了四川严重的震情。她马上想到:同胞正在废墟下呻吟,我当过护士,我要到灾区救灾!她急忙与洛阳女网友“自由自在”及开封、郑州的5个“驴友”一起,临时拼凑成一个“火线救援队”。

  2008年5月14日,明珠随“火线救援队”急赴灾情最严重的北川。

  

  美国小帅哥:“上帝告诉我,灾区的人们在受难,我必须尽快去献爱心”

  他的英文名字叫Daniel,22岁,美国加利福尼亚州Simpson Universty大学“社区发展”专业三年级学生。他的中文名字叫但以理,暗含“以理服人”的意思。

  但以理的母亲在海南省文昌市一所师范学院当英文老师,弟弟在海南上学,特殊的家庭背景使但以理对中国感情很深。

  但以理是个标准的“美国好男人”:从18岁起,他就实现了“经济独立”;业余时间,他喜欢运动,尤其爱跑步,多次获得学校和社区的中长跑冠军。

  汶川强震发生时,但以理正在海南岛旅游。

  “上帝告诉我,灾区的人民在受难,我必须尽快去那里献爱心!”但以理回忆说,“我第一次来中国,就是到四川的南充,对四川人的淳朴善良、对川菜的麻辣刺激等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今,四川人遭遇灾难,我不能不管!”

  为了去灾区救灾,但以理可费了不少劲儿。他联系了好多单位和朋友,终于得知一位美国朋友的父亲正在海南岛组织在中国留学的美国学生组成“5·12”救援队,准备到灾区,但以理义无反顾地加入了这支队伍。2008年6月,但以理随队赶赴安县桑枣镇。

  她和他相识在救灾现场

  “第一次看到地震现场,没想到这么惨!”明珠痛苦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当时,作为护士的我一边流泪,一边忙碌,每天看到同胞们在遭受苦难,心里急呀——我相信任何一个有爱心的中国人看到这一幕,都不会袖手旁观!”

  不久,上级确定四川安县的桑枣镇、沸水镇为洛阳的定点援建单位,“洛阳闺女”明珠也转战至桑枣镇,她在洛阳市红十字会的帮助下,在洛阳人援建的“洛祥小区”办起了“爱心植苗幼儿园”,专门收容、照顾灾区儿童。8月,他又组建“植苗服务站”并任队长,通过“植苗书屋”、“植苗活动室”帮助更多的灾区儿童。

  当年6月,作为“爱心植苗幼儿园”聘用的英文老师,但以理作为志愿者也来到桑枣镇,得以与明珠相识。

  他俩为何选择长期坚守灾区

  汶川强震的危急时刻,他俩挺身而出充当志愿者,让人佩服。可是,他俩尤其是“洛阳闺女”明珠,为何选择长期坚守灾区?

  明珠坦言:房屋倒塌了,可以重建;信心要是没有了,重树信心可比盖房子艰难多了。灾区孩子心理受创伤的程度是外人难以想象的,很多孩子甚至对生活彻底失去了信心,原因很简单:父母辛辛苦苦一辈子才盖好的房子,竟然在瞬间倒塌了,孩子们觉得一切都不踏实,怀疑奋斗、怀疑人生。

  “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我没有能力保护孩子们,但我希望长期陪着他们,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和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你们虽然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但你们没有失去关爱,我们陪着你们成长!’”明珠一字一顿地说。

  但以理选择长期在灾区当志愿者的原因,更多的来自其宗教信仰,他说:“上帝给了我爱的力量,我要将这种爱奉献给更多的人,让遭受苦难的人们感受我的爱心,并将这种爱传播出去!”

  她也希望回洛,但更留恋灾区的孩子们

  在灾区,志愿者不时会遇到麻烦,有时甚至得不到当地人的理解。这个时候,明珠真想回洛阳,因为洛阳有她的亲人,有她的事业,有很多好朋友,还有热腾腾、香喷喷的牛肉汤……

  每当此时,她都会想到一双双淌着热泪的孩子的眼睛。在桑枣镇,四五十名孩子管她叫“妈妈”或“紫男妈妈”,还有上百名孩子管她叫“紫男姐姐”。

  20日下午,记者随明珠一起乘汽车来到桑枣镇,见证了明珠与灾区孩子们的深厚感情。刚下汽车,我就听到镇广场突然响起“紫男姐姐”、“紫男妈妈”的狂热欢呼,10余名正在这里玩“穿衣戴帽”游戏的孩子们高举着塑料凳子,喊着、跳着跑过来,争着往明珠怀里扑。

  明珠在街上走,不时有孩子叫她“妈妈”、“姐姐”,有人拉她的手,有人亲吻她,有人争着让她抱,一个脸上带有伤痕的小女孩,甚至将自己吃了一半的馒头往明珠嘴里塞;在桑枣镇入住旅社,只要你自称是“明珠的朋友”,旅社老板会主动给你“打八折”……

  一起帮大妈摘茄子时,他的心里埋下“爱的种子”

  19日深夜11时,记者通过网络视频采访了但以理。

  与报纸上刊登的“大胡子老外”的形象不同,但以理没有留胡子,黄头发、蓝眼睛,帅气、阳光中透着俊朗、潇洒,标准的“美国帅哥”形象。在灾区工作时,他因为顾不上刮胡子,所以给大家留下了“大胡子荷西”(三毛丈夫)的印象。

  但以理中文不错,人也聪明。他在接受采访时,遇到不懂的词句会利用“网络英汉词典”快速查寻。就这样,他用“半自动汉语”,我用“半自动英语”,我们居然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另类访谈”。

  生平第一次接受中国记者的采访,而且是关于个人情感方面的独家采访,但以理开始难免紧张,本来就有点儿生疏的汉语更不流利了。好在他很快适应了,进入角色后显得很从容。

  “感谢上帝,他指引我到灾区传播爱。”但以理红着脸略带羞涩地说,“要不是到了灾区,我怎能认识‘漂亮的天使’——小猪(注:但以理对明珠的昵称),这是上帝的恩赐。”

  但以理说:“与人们想象的浪漫情景不同,在灾区,我们天天忙得不可开交,我连明珠的手都没敢拉过,甚至连‘我爱你’也没敢说出口。”

  两人唯一的一次单独接触是在跑步过程中。两人居住的临时板房是隔壁,早已心存爱意的但以理给明珠发短信:“嗨,明天早上我能与你一起跑步吗?”

  “好啊。”明珠的回复让但以理兴奋不已。

  清晨,两人跑步上山时,同时发现对方很“专业”。

  在下山的路上,但以理注意到路旁一位大妈正在菜地里摘茄子,就向明珠建议:“咱们帮大妈摘茄子吧!”

  当时还不能顺利用汉语与人沟通的但以理,背着大妈的四川背篓,默默地在前面摘茄子。明珠与大妈一边摘茄子,一边亲热地拉着手,随便聊着大妈家里倒塌的房子、跑了的猪和地里的庄稼,用开心的欢笑和贴心的劝慰与大妈聊得不亦乐乎。

  明珠阳光般的笑容和爱心,给不时偷看她的但以理留下了深刻印象。

  “真没想到,帮大妈摘一回茄子,竟然让我找到一个天使般的女朋友,我从心里爱上了她!”但以理说。

  他看她:“漂亮而富有爱心,好像上帝派来的天使”

  直到今天,但以理还清晰地记得他与明珠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

  2008年6月17日,刚到桑枣镇的但以理,正与“5·12”救援队的一批美国学生在桑枣镇一家小饭店吃饭。这时,作为“爱心植苗幼儿园”负责人的明珠走了进来。

  “哇,这个女孩真漂亮,我见她第一眼就爱上她了。”但以理激动地说。

  此后几天,明珠作为幼儿园的负责人,照顾孩子、接待各地志愿者、联系爱心救助,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有时间与但以理说话。

  “嗨,听说你也喜欢攀岩?”一次,在幼儿园里,但以理大着胆子与明珠攀谈。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但以理“得寸进尺”,要求与明珠合影留念。

  心存爱慕的但以理,在灾区的两个月内除了教孩子们英文、吉他,就是帮助明珠。“她很有爱心,天天忙着照顾灾区的孩子们,由于太劳累,她的双眼每天都带着血丝。我心疼她,主动帮她照顾孩子,让她有工夫坐下来休息一会儿。”但以理回忆说。

  “你有男朋友吗?”一起跑步时,但以理试探着问明珠。

  “没有啊。”明珠回答。

  “我来当你的男朋友,好不好?”但以理进一步试探。

  “好啊。”明珠随口回答。

  明珠的回答让但以理惊喜不已,但他很快发现,明珠只是在开玩笑,对待他仍像以前一样,他不免有点儿失望。

  她看他:“任劳任怨,用心与孩子们沟通”

  对大部分中国女孩来说,与“老外”交朋友,自然会多一点儿新鲜感。

  明珠却不同,因为她的姐夫就是洛阳某外国语学校的教师,天天与姐夫及姐夫的外国同事开玩笑,她从来不觉得“老外”与中国人有什么不同。

  去年9月,两人确立恋爱关系后,明珠这才认真回忆起但以理在灾区的“表现”。

  尽管当时的汉语水平还不足以与孩子们顺利交流,可是但以理在美国接受的“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培训”,此时派上了大用场。明珠说,中国孩子的游戏与美国不同,但以理总是认真地向中国孩子学做游戏,甚至学说四川话。“当了老师”的孩子非常得意,自然也喜欢与但以理一起“疯玩”。

  “与小孩子说话时,但以理每次都会蹲下来,用平视的目光同孩子们交流。他还喜欢随便地坐在地上,任凭孩子抓他的耳朵、挠痒痒,他不仅不恼,还夸张做出‘享受’、‘求救’的样子,显得特别可爱。”明珠回忆说。        
与灾区孩子们在一起,明珠就是“快乐天使”。记者 程奇 摄
美国小帅哥但以理。(明珠提供)
有点儿像大胡子荷西。(明珠提供)
悄悄话。 记者 程奇 摄
  

  晚上,明珠的脑海里常会出现“超级好玩”的一幕:一次,十几个孩子与但以理在一起“疯”,玩儿到兴奋时,十几个孩子一拥而上,将他压在地板上,争着揪他的耳朵、挠他的腋窝和脚心。“可怜的但以理,只有右臂露在外面,不停地向我挥舞,并大声喊‘救命’!”明珠的笑容中流露出甜蜜的爱意。

  离开中国时,他“可怜巴巴的样子”让她怦然心动

  2008年8月,但以理所在的大学即将开学。离开桑枣镇的前夜,但以理仍然不敢向明珠表达爱意,只是可怜兮兮地向她哀求:“明珠,明天你能送送我吗?”

  明珠答应了。临别时,他用无比留恋的眼光看着她,看着这个难忘的小镇。他不厌其烦、一遍一遍地拉着孩子们与明珠合影,脸上流露出伤感、失望的神色,却不敢直接表露爱意。

  “他可怜巴巴的样子让我怦然心动。想起我们‘并肩战斗’的岁月,想起他与孩子们‘疯玩’的样子,我觉得鼻子酸酸的。”明珠回忆说,“但一想他将回美国,此生恐怕无缘再见,我就克制了自己的情感,理智、友好地将他送上汽车。”

  到广州机场时、回到美国时、回到宿舍时,但以理都情不自禁地向明珠发短信“报平安”。

  网上交流,他终于鼓起勇气说:“我爱你”

  当明珠将但以理不断和她联系的消息告诉他在中国的翻译时,翻译有点儿“吃醋”:“我已陪但以理半年多了,他走后,却连一个短信都没给我发过!”

  过了几天,翻译找到明珠,郑重地说:“但以理让我转告你,‘他爱你,深深地爱你’!”

  “什么?”明珠有点儿傻了。

  此后,但以理每天晚上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与明珠视频聊天,或者给她打电话。

  “我-爱-你!”去年9月的一天,但以理终于鼓起勇气表达了自己对明珠的爱慕之情。

  但以理的举动终于打动了明珠的心,两人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尽管此后但以理没有再来中国,但两人每天都通过网络联系,明珠经常与他聊到凌晨两点多。

  “你们在网上直接用英文聊天?”记者问明珠。

  “当然用中文,为什么不呢?”明珠骄傲地说,“我英文口语不大好,他想教我,可我不愿学;他没办法,只好向我学汉语。在我的‘谆谆教导’下,但以理的汉语进步很快,我们‘喷着喷着’,我就忘了他是一个美国人。如果我将屏幕遮住,只听声音,你能听出他是外国人吗?”

  他想她:一想到她“会说话的大眼睛”就心潮澎湃

  但以理坦言:现在,我每天都想她,想她的鼻子、想她的脸,想她的一切,尤其想她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

  当然,最让但以理心动的是,“她真心喜欢孩子,喜欢帮助别人,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第一个向明珠喊‘妈妈’的女孩是谁?”记者故意“考”他。

  “李松松。这个女孩可好玩儿啦,喜欢和我打闹,还喜欢揪我的耳朵。”但以理毫不犹豫地说。

  “灾区余震不断,明珠天天在灾区工作,你不担心吗?”记者又问。

  “当然担心。最初的几天,我担心得睡不着觉。”但以理回答,“但转念一想,小猪帮助灾区孩子,是在‘为上帝工作’,仁慈的上帝一定会保佑可爱的小猪平安无事。”

  她想他:不花一分钱,竟然让她过了一个“最浪漫的情人节”

  但以理不但帅气、善良,而且还有美国青年幽默、机智、浪漫的“基因”,这些特质常常让“洛阳闺女”明珠心动不已。

  最让她意外的是:今年情人节,但以理不花一分钱,没买一件礼物,竟然让明珠感动得热泪盈眶。

  情人节那天夜里,但以理给明珠打来电话,沉默一会儿后,他告诉明珠:将电话递给同屋的女孩。

  同屋的女孩接过电话后,很快笑着走过来,伸开双手,热烈地拥抱了明珠。

  拥抱后,这个女孩告诉明珠:“你男朋友在电话中对我说,情人节他不能陪你过,非常伤心,希望我代替他,给你一个拥抱,并让我转告你:‘但以理爱你!’”

  这个意外的礼物,感动得明珠流下了热泪。她说:“自从我知道有情人节以来,这是我收到的最浪漫、最激动人心的情人节礼物。”

  2008年圣诞节前,明珠熬了一个通宵,给但以理织了一件银灰色的围巾,托一位即将回美国的志愿者给但以理捎回去。

  但以理也给明珠送来了圣诞礼物:几双毛袜、一盒巧克力,还有一张卡片。卡片上写着几行汉字——

  “小猪,箱(应为‘想’)你了,情(应为‘亲’)爱的,我爱你。但(右边‘旦’少了下面一横)以理。”

  仅有14个字的信,竟然出现了3个错别字。明珠感到好笑的同时,脑海中很快闪过但以理满头大汗、抓耳挠腮地第一次用汉字写信的尴尬情景,虽然可笑,却更让人感动。

  双方父母:理解、支持

  看了明珠带回的但以理的照片,听了这个男孩的故事,母亲笑眯眯地说:“这小伙子看起来不错,你可以和他进一步发展,最好早点儿把他带回来,让我瞧瞧!”

  但以理的母亲在海南教书,他父母对中国女孩印象很好。但以理的母亲认为:中国女孩顾家,会照顾人。这个女孩这么漂亮、这么善良,她当然支持儿子的选择。

  但以理的母亲还多次提出,要在网上通过视频教明珠学英语。

  她和他,相约灾区重聚,共建“爱的事业”

  明珠和但以理都认为,他俩有着太多的共同爱好。

  “我喜欢攀岩,她也喜欢;我喜欢跑步,她也喜欢;我喜欢旅游,她也喜欢……”但以理笑着说,“我俩唯一的不同是:她攀岩比我快,我跑步比她快!”

  两人都希望在桑枣镇帮助孩子,传播“爱的事业”。目前,但以理每天中午、晚上都在学校和社区拼命打工赚钱,不是帮人修下水道,就是帮人处理网络问题。明珠在网上见他常常眼圈发黑、面容憔悴,心疼不已。

  但以理拼命赚钱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利用今年4月至8月的暑假时间,到四川帮自己的女朋友开拓“爱的事业”,让更多的灾区孩子感受到他俩的爱心,并将爱心传播下去。为了这个神圣的事业,他还发动了几十名同学届时一起行动……

  她和他的洛阳情结

  在灾区坚守9个月,明珠只回过5次洛阳,最长一次呆了7天,最短一次只呆了3个小时。作为“洛阳闺女”,她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外人很难理解。

  “走到洛阳街头,看到豫C牌号的汽车,我都要欢叫起来。”明珠笑着说,“当时,身旁的朋友们很不理解:在洛阳,豫C牌号的汽车随处可见,有啥奇怪的?唉,他们哪里知道我的思乡情怀啊!”

  爱屋及乌,作为洛阳的“准女婿”,但以理对洛阳充满了好奇,也有很深的洛阳情结。在视频聊天中,但以理偶尔也用洛阳方言交流,“中不中”、“吃饭‘秒’(洛阳话,问‘对方吃饭了没有’)”,让记者忍俊不禁。

  “啥时候到洛阳,我请你喝牛肉汤、吃正宗洛阳水席!”记者发出邀请。

  “中!我盼望已久!”但以理回答。

  采访结束时,明珠和但以理再三对记者说:“我们的‘灾区奇缘’充其量只是个‘小花絮’;我俩共同的愿望是洛阳人都能关注灾区孩子、支持灾区重建家园;传播爱心,才是‘俺俩’共同的事业、最想向世人传播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