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上午,阴雨绵绵。
在前往河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河科大)老年活动室的路上,我寻思着,采访常乐合唱团的计划估计要泡汤——天这么冷,怕没有几个人会来唱歌了。
推开活动室的门,我吓了一跳:活动室里坐了近百位老年人。一位身材瘦高、六七十岁的男子站在前台,面向众人,声音洪亮地说:“预备唱《我和你》。”说罢,他左手示意,一位老人弹起了电子琴。众人随着他的指挥唱起歌儿,和声优美,感情饱满,极有专业合唱团风范。
这群老人不简单,竟能把北京奥运会主题曲唱得这么好!我顿时来了兴致。
“七仙女”带来一片夕阳红
常乐合唱团团员兼教练林柔云说,该合唱团主要是由河科大退休教职员工组成的。
1995年4月,退休教师王桂云等7位女同志自发组织了一个合唱队,取名“常乐”(寓意人生常乐,唱歌找乐),每周聚在一起唱歌,自娱自乐。
“七仙女”唱歌唱得好,宣传工作也做得好。她们在河科大退休职工圈子里积极宣传唱歌的好处:能增强肺活量,能活跃情绪,有益老年人身心健康。大伙儿被说得心里痒痒的,于是,陆陆续续加入了合唱队。
至今,当年小小的合唱队已发展成颇具规模的合唱团,拥有团员近百人。
这个合唱团有“三高”
常乐合唱团有“三高”:
团员年龄高。70岁以上的团员有五六十位。
团员学历高。团员多半为高校退休教师。其中,拥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团员占3/5。
入团门槛高。其实常乐合唱团的门槛并不是很高,凡是河科大退休职工,都可以免费申请入团。但在入团之前,申请者须接受测音,五音不全、不识乐谱的人是进不了团的。这个规定,使得那些没有音乐细胞的老人望“团”兴叹,空余羡慕。
除了“三高”,常乐合唱团还有“分工细”、“纪律严”等特点。
据合唱团指挥胡金榜介绍,该团分工明确,有团长、指挥、琴师、鼓手、教练、声部长,男女成员按音色不同分为四个声部。
团长是民主选举的,两年一换任。每任选出5人,1名正团长,主抓全团事务;4名副团长,分别负责后勤、教歌等事务。合唱团每周二、四、五集合唱歌,有事不能来者需要提前请假。
一不留神镇住了蒙古人
常乐合唱团不是专业合唱团,却按专业合唱团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这似乎有点儿“自虐”,却给团员们带来了骄傲和满足。
2008年秋,河科大组织退休职工去杭州旅游,常乐合唱团的团员也在其中。
在千岛湖,老人们遇见了一帮来自内蒙古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在游船上载歌载舞,甚是活跃。常乐合唱团的团员们一见这阵势,恼了:小年轻,班门弄斧!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老人们优美和谐的歌声,把内蒙古年轻人镇住了,他们连呼钦佩,说没想到洛阳的老同志这么新潮,会唱奥运会主题曲。
其实,老人们会唱的歌曲多着呢。《四渡赤水出奇兵》、《夕阳红》、《夜来香》、《大宅门》主题曲、《祝福中国》……不管是民歌还是流行歌曲,他们都能唱得婉转动听。
迄今,常乐合唱团的演唱曲目已达200多首。因为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他们经常受邀参加洛阳市各级文艺汇演,获得了各方赞誉。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把老人们凝聚到一起的,除了音乐,还有集体的温情、人间的真情。
姜立元是最早加入合唱团的男同志,他因此被大伙儿戏称为“党代表”、“政委”。
2004年,他得了胃炎,住进医院。合唱团的团员们捧着鲜花、礼品,自发去看望他。
“有23个人来看我呢!”
老姜说,合唱团团员之间相互关心,一人有难众人帮,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他曾经离开过洛阳两三年,非常怀念这个集体。后来,他重回洛阳,第一时间就跑到活动室跟大家打招呼,就像见到了久违的亲人。
许新,曾连任四届合唱团团长,义务为大家跑腿儿、打杂,还经常组织大家外出旅游,被大伙儿亲切地称作“旅游团长”。
“我入团后去过的地方,比以前几十年去过的地方都多。大家唱着歌儿一起出游,真高兴!”
许新说,他把和大伙儿一起唱歌,当做晚年生活的一个寄托,并因此感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充实。
唱歌能提升人的幸福感。相信,常乐合唱团的团员们都有此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