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孟国庆 通讯员 宋磊)
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灾民救助、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低收入家庭认定、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为主要内容,以临时救助为补充,织就一张完整的社会救助网!昨日召开的全市民政工作会议透露:我市民政社会救助将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今年着力打造的社会救助体系将会让更多市民受惠。
低保目标:城市区已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对象计划新增1万人,达到21万人左右。在农村,要对农村低保对象重新进行复核;在城市,要将符合条件的新增生活困难家庭及时纳入低保范围。
灾民救助目标:出台市、县、乡《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形成上下对应、相互衔接的应急响应机制;在两个社区开展防灾减灾试点;扩大救灾物资储备和品种;加快农村危房改造。
五保供养目标:新、改(扩)建农村敬老院50所;在市区兴建1个至2个规模大、功能全、服务完善的养老院;组织五保对象足额入住敬老院。
医疗救助目标:提高医疗救助覆盖率和资金使用率,缓解36.5万名困难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关于低收入家庭认定:低收入家庭是指具有我市非农业户口并在我市居住、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不足350元的家庭,其中包括低保家庭。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目标:日常的救助更规范;农村孤儿全部纳入五保供养;城市孤儿全部实行全额低保救助。
临时救助目标:对一时生活困难的城乡低保边缘群体和农民工家庭予以临时救助。对低保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高龄老人和儿童以及缺乏劳动力的家庭、零就业家庭、单亲家庭等,提高补助水平,给予重点关照。此外,我市正在研究“浮动”低保标准,使之与全市经济发展、物价上涨等因素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