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溥 仪 |
|
幼年溥仪 | |
从清朝末代皇帝到复辟皇帝,再到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溥仪特殊的身世及复杂的人生经历造就了其异于常人的性格。而这种性格的结果,就是在革命洪流和强敌入侵的内外交困之下,表现出与历史上其他帝王迥然不同的“变态”行为。
变态性格 事出有因
1906年,溥仪出生于北京醇亲王府,其祖父为道光的儿子,祖母为慈禧的妹妹,父亲与光绪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这显赫的出身注定了他特殊的命运——早在3岁之时溥仪就在百官朝贺声中登上了清王朝的宝座。然而,仅仅3年后,他就被辛亥革命轰下台了。随即,溥仪仍居九重深宫,拥持皇帝称号,在太后、帝师、太监的影响下度过了长达13年的青春岁月。
溥仪从3岁起就离开了亲生母亲,然而,他并不缺少“母亲”——溥仪尊隆裕太后(光绪的皇后)及另4位太妃为“皇额娘”。溥仪每到一处,她们都千篇一律地问:“皇帝歇得好?进得好?”然后打发一句:“皇帝玩去吧!”溥仪说:“我虽然有这么多‘母亲’,但并没有过真正的母爱。她们对我的最大关怀,就是每餐送菜。”直到1l岁,溥仪才得以再见生母。然而,后者很快因不甘受到排斥而自杀,这无疑给年幼的溥仪留下了无法抹去的阴影。
6岁时,溥仪开始正式读书,主修《十三经》、《朱子家训》、《圣谕广训》等经书;溥仪还学了9年满文,但最后竟连字母也没学会;14岁时,溥仪又习英文,也只略及皮毛。据溥仪后来回忆,从宣统三年到民国十一年,他没学过加减乘除法,更无论声光化电,对华盛顿、拿破仑、爱迪生等人全然不知,也不知道大米是怎么长出来的,只深信“皇帝天下最大”。老师们除了每天让溥仪读经书之外,就是讲历代帝王的为政,要他复辟帝业。然而,陈宝琛和庄士敦两位却是例外。在闲谈时,陈宝琛常给溥仪讲一些民国的新闻、回述“同光中兴,康乾盛世”,引其讨论。而英国人庄士敦则让溥仪的视线飞出了中国,在他的影响下,溥仪穿起了西装,剪掉了辫子,看起了外国画报,买回了各种洋玩意儿,甚至还请庄士敦给自己起英文名字……这种诡异的双重教育方式,对溥仪矛盾性格的养成影响颇深。
对溥仪影响巨大的另一类人物则是太监。正如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讲到的:“别人还有不在我面前的时间,他们却整天不离左右……既是我的伴侣,又是奴隶、老师。”除了安排日常起居等,溥仪玩耍的伙伴也只有太监,连读书也是由太监代劳。太监们对他总是百般逢迎,他却对太监们非打即骂,习以为常。
喜怒无常 乖戾凶残
因为从小养成的怪癖性格,打骂和捉弄人成了溥仪生活的一大乐趣。
伪满洲国时期,溥仪曾经从孤儿院要来十几名孤儿,组成勤务班,负责宫内卫生。这些孤儿干的是最脏的活,吃的是最差的饭,睡的觉也最少,但挨的打却最多,且挨打无需原因,随时随地。其中一名孤儿孙博盛回忆道:“一次溥仪和我说话,我只听到一个‘钱’字,没敢答应,他就声色俱厉地说:‘和你说话听见没有?’我连忙回答:‘奴才没有听见,奴才只听见一个‘钱’字。’他听后勃然大怒:‘没听见还听见一个钱字,不忠实,处罚你。’于是我就被拉下去打,原来溥仪是问我攒了多少钱。”另有一个叫孙博元的孤儿由于忍受不了折磨,偷偷地从地下管道逃走,被发现后抓了回来,结果被活活打死。
溥仪不仅对下人这样,连对他最亲近的人也是如此。据溥仪自己讲:“在长春,有个小侄子说我的痤疮药像个枪弹,立刻触了我的忌讳,这不是咒我吃枪弹吗!于是,我立马让其他的侄子给了他一顿板子。”溥仪打人的花样也繁多,一般都是叫别人替他打,大家互相打,有时他也亲自打,打多少板全凭自己的喜怒,甚至还动用刑法,如跪铁链子,蹲木笼子,关禁闭。溥仪说过:“他们那时最怕我说的一句话,就是‘叫他下去’!意思就是到楼下去挨打……我的打骂对象除了妻子、弟弟和妹妹外,包括家里的一切人。”
溥仪不高兴的时候爱打人,高兴的时候就想捉弄人。有一次,他为了寻开心,就在赏给一个太监的蛋糕里藏进了铁沙子,想看太监被咯住牙的模样,幸亏让他的乳母看到了,偷偷把铁沙子换成了绿豆,这位太监才幸免于难。
多疑怕死 求神问卜
溥仪不仅打人、捉弄人,而且还有很重的疑心病。一日天冷,随侍李国雄怕皇上着凉,就在床前接上了电炉。溥仪醒来,忽然看到烧红了的电炉,吓得光着脚就往外跑,连喊:“李国雄要烤死朕!”并赶快命人去抓败火的药。吃过药后,溥仪气急败坏地命人把李国雄的头拉近电火炉烤,直到把李的头发烤焦,头皮出油,方才转怒为喜,大笑起来。他的侄子毓岩讲的故事更为离奇,“有天晚上,我们和溥仪在同德殿吃西餐,还没吃完,溥仪忽然看着我,问我想什么。我当时正在吃饭,便回答说:‘奴才什么也没想。’这一下可好,他用力把桌子一推,然后就叫人狠揍了我……有时他会忽然盯着你,你若是不敢看他,他就会问:‘你怎么不看我?一定有二心吧?’这就大祸临头了,你得马上磕头,自打嘴巴。”
溥仪总怕有人害他,更怕日本人害他。在日本人修的同德殿建好后,他怀疑日本人安装了窃听器,就将同德殿翻了个底朝天。尽管后来没发现任何特殊装置,但他从此一天也没敢在那儿住过。在饮食上,他的疑心更大。二弟溥杰的日本妻子给他送的食物,他从来都是一口不吃的,如果和溥杰一起吃饭,也只在溥杰动过的地方动一点。并且为了以防万一,溥仪亲自给伪宫中的学生们上课,主讲雍正皇帝的《朋党论》,要人人互相监视,对他人的言行要随时汇报,不许学生互相联系,更不许说假话,必须无限忠诚。
溥仪非常怕死,嗜药成癖。他的寝宫设有中药库,同德殿设有西药库,药库里百药俱全,并有许多名贵药。他还自认为“身体虚弱”,每天都注射“司保命”、“安乐根”等针剂。开始是御医给他注射,后来干脆改由他的侄子专门注射。每次注射前,都需先用显微镜检查消毒用的蒸馏水和针剂里是否有微小的杂质,然后才能注射。由于怕得病,他常用来苏水或酒精洗手,甚至在吸烟前也不忘用酒精消毒。
除了多疑怕死,求神拜佛也是溥仪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念佛、打坐、占卜,睡觉前的必备功课也是念经、占卦。占卦时,他用8枚硬币在手中摇动,看正反面,再用“诸葛亮神课”卦书验证吉凶。如果摇出了好卦,就会磕头谢恩,心里无比踏实,反之,立刻极其不安起来,就会连连磕头祷告,继续摇卦,直到摇出好卦,否则宁可不睡。除了早晚念经外,溥仪每顿饭前也要念经,这是“给吃的肉超生”。一次,他念完经后,竟把要吃的鸡蛋拿起来,对着鸡蛋磕三个头,才敢把它吃下去。
作为傀儡皇帝,溥仪无公可办,又不知未来如何,所以,神佛成了他唯一的主宰。这种精神疗法一直延续到他在苏联做俘虏的阶段。他最后用了8个字总结自己的傀儡皇帝生活,即打骂、算卦、吃药、害怕。毫无疑问,这是他前半生的真实写照。
(据《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