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华盛顿3月6日电 科学家普遍认为,一颗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必须满足诸多条件,其中最基本的条件是行星表面有液态水。
决定这一条件的主要因素是行星所在星系的类型,即恒星体积、有效温度和行星轨道。也就是说,可以在一颗特定恒星周围划分出适居区,适居区内缘以外的行星温度极高,行星表面的任何水分都会蒸发,例如水星;适居区外的行星温度极低,行星表面的任何水都会被永久性冻结,例如火星。对于太阳系而言,所谓的适居区大致位于水星与火星轨道之间的区域。
第二个影响适居性的因素是行星的体积与质量。质量不及地球一半的行星无法拥有足够的表面重力以牢牢“锁住”维持生命的大气层,例如火星;质量是地球10倍以上的行星虽然能够拥有足够的表面重力,但同时也“锁住”了星系形成的基本元素氢和氦,最终成长为气态巨星,例如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因此,探测适居行星的一个目标就是寻找质量在半个和10个地球之间的行星,或者说推测半径是地球半径0.8倍至2.2倍的类地行星。这就是美国6日发射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所要完成的使命。
其他影响适居性的因素还有很多,其中包括大气的规模和构成以及所在行星系统内的卫星及巨行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