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荧屏上青春靓丽的李钰。 | |
18日上午,患淋巴癌辞世的女星李钰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她就是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中那位长发披肩、说话轻柔,与“陆依萍”亲如姐妹的“方瑜”,这位被称为娱乐圈中最有潜力的女演员李钰,在32岁的大好年华里,遗憾地离开了她热爱的荧屏和喜爱她的观众。
那么,导致李钰香消玉殒的淋巴癌是什么病?普通百姓应从中得到什么健康启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我市血液内科方面的医生。
李钰,香消“钰”殒
14日晚,这个曾扮演过《情深深雨濛濛》中的方瑜、《恰同学少年》中的姗姗、《末代皇妃》中的川岛芳子、《情义两重天》中钟虹等角色的可人儿李钰,因淋巴癌医治无效,离开了这个世界。
对于得病原因,李钰的经纪人曾说:“我也不是特别清楚,估计跟压力大、工作辛苦有关。虽然李钰生前注重健康,最爱健身、晒太阳,又是学舞蹈出身,但做演员压力太大,常因工作原因得不到充足的睡眠,李钰曾有一次连续拍戏5天没睡觉,人都木了。她自己也说,女孩不能熬夜,但拍起戏来就身不由己了。”而李钰的勤奋、认真,在圈中有口皆碑,凡是和她合作过的演员,对她的敬业精神都赞赏有加。
有人说,李钰在3年前就被查出患上了淋巴癌,确诊初期由于病情控制得好,她在2006年的舞林大会上还神采飞扬,当时没有人能想象到她身心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也有人说,李钰在2008年一年一次的例行体检中发现了淋巴癌,但为了维护在大家心目中“阳光健康”的形象,连好友赵薇、任泉等人都对她得病的消息丝毫不知。不论是哪种说法,看的出来,作为公众人物的演员李钰,想必在人前人后都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淋巴癌是怎么回事?
那么,导致李钰香消玉殒的淋巴癌,到底是什么样的疾病呢?
河科大一附院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阮林海教授介绍,淋巴癌也叫恶性淋巴瘤,是血液系统疾病,它是淋巴结或淋巴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该病从发病群体上来看,从幼儿到老年,各年龄段都有,20岁~40岁的青壮年发病率较高,男性多于女性。该病是我国常见十大恶性肿瘤之一,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最为典型,晚期有恶性病变、发热及贫血。
有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全球平均每9分钟就有1个新发的淋巴瘤病人。我国每年新增患者约2.5万人,死亡人数近2万,淋巴瘤的威胁正在迅速显现。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由于淋巴系统遍布全身,淋巴瘤也可分布全身各处淋巴结,其他脏器也可发生结外淋巴瘤,如扁桃体、鼻咽部、胃肠道、脾脏、骨骼、肺、乳腺及皮肤等处。
淋巴癌是怎么“缠上身的”?
那么,可能导致淋巴癌的病因有哪些呢?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田红旗说,恶性淋巴瘤的病因有一半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多数研究者认为,恶性淋巴瘤的病因与病毒、免疫缺损、细菌感染、电离辐射、遗传因素等有关。恶性淋巴瘤的病因具体分析大致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免疫因素。田红旗大夫说,恶性淋巴瘤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免疫功能缺陷是恶性淋巴瘤的重要原因。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免疫监视功能,对机体内发生突变或癌变的细胞能起到排斥、清除的作用。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很容易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沉迷上网的少年儿童,工作压力过大的上班族,身体长期处于劳累、精神紧张状态,长期熬夜,致使免疫力低下等人群,容易患上肿瘤。
其次是物理病因,即日常生活环境中到处可见的辐射,电脑、手机、电视机、微波炉、电磁炉等。虽然没有针对性的实验证明,但其影响在医学界得到广泛认同。临床发现一些低龄肿瘤患者,大多有长时间密集上网的经历。
再次是化学病因,包括空气污染、食品污染、水源污染、室内装修污染等,农业中农药、化学肥料的使用,也使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长。另外就是遗传因素,恶性淋巴瘤有时可见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如兄弟姐妹可先后或同时患恶性淋巴瘤。
|
压力大的人易患肿瘤。 |
对于现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酸性体质易患淋巴癌,弱碱性体质不易出现淋巴癌”、“预防癌症的秘诀就是常吃碱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废物的累积”的说法,田红旗并不支持,认为这在医学上没有被证实。
自我减压,规律生活,提高免疫力
近年来,明星因癌症去世的消息常见诸于报端,医生认为,这跟公众人物工作节奏快、精神压力大、饮食作息不规律有一定关系。要想尽量远离癌症,减少压力、规律生活、提高自身免疫力,对健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田红旗和河科大一附院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阮林海教授建议,远离癌症,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会降低身体免疫力,更容易患癌症;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出汗有利于身体排毒;要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医生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同时,压力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盛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发霉的食品等。要多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防止病从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