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01版:女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小小一根针 挖出一桶金
为您导读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9 年 3 月 25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凡女创业 之
小小一根针 挖出一桶金
文图/本报记者 张丽娜
  世上真有无本生意吗?无本生意真能赚大钱吗?

  当然!潘银萍只凭一根缝衣针,短短3年便挣了一套大房子!

  潘银萍是谁?她是怎样凭小小一根针挣来大钱的?且看潘银萍的创业故事——

  “金融危机来了,啥生意都不好做,我这无本生意可是越做越火!”上周六,在自己家中,潘银萍气定神闲地告诉记者。

  她做的是啥无本生意?精工织补。

  “挣钱难,人们不舍得花大钱买新衣服,但舍得花小钱补旧衣服──补一个衣服上的小破洞,少则十来元,多则上百元,你说这钱好不好赚?”潘银萍说。

  精工织补好赚钱,可这东西并不稀罕,许多裁缝店、干洗店都提供精工织补服务。

  潘银萍因何出奇?她培训精工织补学员。

  “我的徒弟多着呢,洛阳很多精工织补店的老板都是我带出来的。”

  传奇

  潘银萍今年45岁,热情豪爽,快人快语。

  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她无意中听到了一个传奇故事: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携家眷访华。中方的师傅熨烫衣物时,不小心把尼克松夫人的丝巾烫了一个洞。事情被报告到礼宾司,所有人都感到了极大的压力,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会给中美关系带来不利影响。紧急关头,有人找到了织补王吴兴扬。

  话说织补王不慌不忙,捧着丝巾细端详。他手持一根缝衣针,上下翻飞,轻轻松松便补好了丝巾。

  尼克松夫人听说丝巾被熨烫坏了,正欲动怒,闻听丝巾又被补好,忙接过丝巾仔细观察,只见那丝巾平滑如故,天衣无缝,哪里有丝毫破绽?总统夫人连连称奇:想不到中国有这么高超的织补技术!

  当时听故事的潘银萍也连连称奇,想不到世界上还有这么一种精妙的织补技术,我要是能拜个老师,学会这种技术就好了。

  但是,在当时,国内擅长精工织补技术的人可谓凤毛麟角。潘银萍只是一个普通的洛阳女子,求师无门,倍感苦闷。

  寻师

  1993年,经人介绍,潘银萍成了洛阳市兴华楼洗涤中心的一名员工。

  机缘巧合,兴华楼有位上海来的老师傅,懂得精工织补技术。这位老师傅活儿做得好,找他织补衣服的顾客排成了长队。

  潘银萍动了拜师的心思。她想,虽然自己现在工作稳定,但人要是不学习就会后退,难保不被社会淘汰。多学一门技术总是好事,技多不压身嘛。

  她请同事带路,找到老师傅家,却见那老师傅掂着脸盆正欲出门。原来,老师傅年迈多病,这是去住院治疗呢。

  拜师的希望,似乎将就此破灭。但潘银萍并未死心。她四处问询,打听到上海有个历史悠久的老日昇织补店,拥有当时国内最尖端的精工织补技术。

  潘银萍告诉总经理,她要请两个月长假,去上海学艺,“自费进修,回来后服务兴华楼”。经理大悦,当即盖章批准。

  1997年夏天,潘银萍怀揣6000元积蓄,来到了大上海,拜在了著名的高级织补大师潘维君门下。

  学艺

  拜师是要交学费的。潘银萍交了2000元学费,身上只剩下4000元。

  学艺是个长期的过程,钱得算计着花。潘银萍找了一家最便宜的旅馆住下来,尽管如此,每天仍要花30多元住宿费。为了省钱,她只好虐待自己,稀饭、咸菜……什么便宜吃什么。

  简陋的食宿,并没令潘银萍皱眉头。面对小小的缝衣针,潘银萍却感到有点作难。

  第一天,师傅给了潘银萍一根线、一根针,让她练习纫针。

  纫针还要练习吗?这可不是笑话。

  精工织补的缝衣线纤维较粗,要将这毛茸茸的线穿进针鼻儿,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以平常的方法,直接将线头穿进针鼻儿,线头十有八九要分叉。必须将线对折,拦腰兜住缝衣针一刮,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紧折好的线头,左手将针鼻儿靠到指缝间,快速松开线头,让线头凭着弹性拱入针鼻儿。

  潘银萍视力正常,手也不笨,却足足练习了两天,才学会了纫针。

  学会了纫针,师傅又教潘银萍辨认各种布料,并教她练习基本针法。平纹凡尔丁的运针方法比较简单;贡丝呢的纹路特别细腻,破洞的纹路不容易对上,一个小洞要补好几个小时……

  平时看惯了大的物体,猛然间整天盯着布料的细微之处运针走线,潘银萍感觉很不习惯。

  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4点,她跟着师傅学。师傅下班了,她回到旅馆,自己接着练。旅馆的灯光昏暗,为了看清针线,她买了一个台灯,不练习到晚上十一二点,绝不肯上床睡觉。

  “那两个月真是苦啊,有时候练得眼睛发涩,直流泪。但我不敢松劲儿,钱花了,领导也知道了,要是学不会技术,多丢人啊!”多年后,潘银萍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仍有此感慨。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月之后,潘银萍掌握了全套精工织补技术,她终于也能像传说中的织补王一样,将一条破了洞的丝巾织补得天衣无缝。

  积累

  学成返洛的潘银萍,赢得了顾客的信任。无论是被香烟烫了洞的毛料西服,还是不小心挂破了的裘皮大衣,她都能把它们织补得完好如初。顾客十分满意,许多人指名找她做活儿。

  精工织补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儿,非专业人士不能为之。因此,精工织补的收费很高,一个指甲盖大小的破洞,少则收费十几元,多则上百元。

  潘银萍是个脑瓜活泛的人。她一直梦想着有一所自己的大房子。精工织补,让她找到了实现梦想的路。

  她白天上班,干活挣工资,业余时间又接了十几家干洗店的织补工作,赚取外快。       

  此后3年,潘银萍几乎没有玩过,她将所有的业余时间全用到了织补衣服上,硬是一针一线地“剜”出了一套大房子——2001年,她用织补衣服赚来的钱,买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新房。

  创业

  潘银萍的“发达”,令不少人心生羡慕。亲戚朋友慕名而来,想向她学习精工织补技术。

  一开始,潘银萍不愿意教。“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她不想办那傻事儿。但一个残疾女孩儿动摇了潘银萍的决心。

  这个女孩腿有残疾,家境困难,她的家人骑着自行车把她送到潘银萍面前,求她传授技艺。一个残疾的女孩子,要是没有一门技术,可怎么在这个社会上立足?

  潘银萍心一软,收了这个徒弟。女孩学会了织补技术后,开店补衣,自食其力,生活状况很快改善。

  潘银萍特别欣慰,她初次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也意识到了传播技术并不等同于自绝生路,而是与别人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当时,国内虽有不少精工织补师傅,但却没几个专业的精工织补培训学校。潘银萍心想,当前社会竞争残酷,下岗失业的人很多,而精工织补成本低、赚钱快,肯定有不少人愿意花钱学这门技术。她决意创办全市乃至全省第一个精工织补培训中心。

  2004年,潘银萍广开大门,招收徒弟,家庭特别困难的残疾人或下岗工人,凭残疾证或低保证,可减免学费。

  消息传出,拜师学艺的人纷至沓来。潘银萍足不出户,仅凭业余时间收徒传艺,便可轻松赚钱。在赚钱的同时,她还赚到了助人为乐的满足感。

  洛阳西工区有个下岗女工,老公因外遇和她离婚了。为了养活自己,她向潘银萍学了精工织补技术,开了一个织补店,月收入五六千元,现在又重新组建了家庭,生活十分幸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2008年7月,潘银萍在丈夫的帮助下创办了一个网站,专门介绍精工织补技术及项目培训事宜。网站的点击率很高,新疆、甘肃、天津,甚至连老外也漂洋过海前来拜师。

  迄今,潘银萍已成功培训织补学员200多名。至于她到底赚了多少钱,她不曾明说,但有心人一算便知。

  记者采访过程中,潘银萍的手机响了,有个上海人向她咨询精工织补培训事宜。潘银萍的笑声很爽朗:“学这技术不难,欢迎你来洛阳,我好好教你!”

  小贴士

  1.精工织补不要求学历,也不要求缝纫基础,但从事者需双手灵活,视力健全——近视眼不碍事,老花眼则不宜从事该职业。

  2.普通人掌握精工织补技术需两个月时间。学成者可开专业织补店,也可搬个凳子在路边摆摊,更可到干洗店、裁缝铺求职。

  3.精工织补是项技术活,开店成本低,只需不大的店铺,能放一桌一凳即可。此外仅需一根缝衣针,缝衣线可从送补织物上抽取。

  4.精工织补店应开在人口密集的家属院、社区或人流量较大的服装消费中心。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