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河水库旁破败不堪的“镌苑碑林”。 |
|
“镌苑碑林”的现状让张弘心疼而无奈。 | |
吉利区柴河水库西侧一座小土山上,几株梅花在荒草荆棘中落寞而立,在阳春三月的暖风中片片凋零……
比起梅花,附近横七竖八或竖立或仰躺的碑刻的命运更令人唏嘘。这,就是张弘先生倾20年心力建造的“镌苑碑林”。
■破败不堪的“镌苑碑林”
碑林依一座小土山而建。漫步碑林间,当代书坛名家的书法随处可见。石碑或靠在树丛后的矮墙上,或仰面朝天躺在地上,有的已经残缺,有的更是碎成了几片……
从山顶向下看,碧波荡漾的柴河水库一览无余。水库旁边正在大兴土木,作为国家翻修中小水库计划的一部分,柴河水库也在进行大规模施工。这本是好事,只可惜通往碑林的水泥路也因此被挖断了。
■“僵卧孤村”的碑林主人
3月16日中午,记者来到洛阳道北苗南村一处出租房,找寻碑林的主人张弘先生。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卧床休息。
大凡洛阳人都知道王城公园那方“根在河洛”的石碑,执笔是李进学,铁笔就是张弘。这方石碑如今已经成为凝聚海内外“河洛郎”的文化地标。
71岁的张弘头发已经花白,着一身家常棉衣,一如村翁。长期的病患让他的脸略显苍白,但他声音依然洪亮,中气十足。谈到凝聚自己半生心血的碑林,他感慨万千。
张弘并不是洛阳人,他来自许昌襄城县。张弘先生对石刻艺术情有独钟。后来,他干脆辞去教职,带着家人以为别人镌刻墓碑和其他石碑为业。
1987年,张弘先生去开封,见那里有一座文化碑林,不禁暗生感慨:作为一个有抱负的文化人,一定要为民族的文化发展留下点什么。带着这个想法,张弘先生带着全家来到了古都洛阳,准备在洛阳建造一座碑林。
为什么选择洛阳?张弘先生说,作为久负盛名的文化古都,洛阳的文化影响力在中原没有任何一座城市可比,在洛阳建碑林,更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用老伴卖菜收入建碑林
为别人刻碑不足以应付日常开支,张弘先生的老伴就在行署路一菜市场摆了一个蔬菜摊点,一来补贴家用;二来为收集名家墨迹积累资金。
张弘先生征集海内外名家书法作品的方法,在任何人看来都觉得不可思议:他得到书法家的联系方式后,就去信说明情况,并随信附上50元现金作为象征性的润笔。这些钱都来自老伴儿卖菜的收入。
“中国的文化人都有历史责任感。”张弘先生说,大部分书法家都有回音,并寄来书法作品。这其中,最让张弘先生感动的是当今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张海不仅寄来了书法作品,还把50元现金退还。
就这样,启功、沈鹏、欧阳中石、张海……这些执当代书坛牛耳的书法家的作品,张弘先生一一收集,完成了这项不可思议的征集活动。张弘先生一边征集作品,一边将作品镌刻成碑。
“镌苑碑林”完成后,成为洛阳名噪一时的文化盛事。尤其是与李铎合作的《孙子兵法》全篇,海内外媒体广为报道。张弘先生还拿出一套邮票让记者看——这是以《孙子兵法》碑刻拓片为蓝本的一套邮票,国家邮政总局几年前发行的。世界邮展开幕在即,张弘先生打算在邮展上展出这套邮票。
已经刻成的石碑总要有个放置的地方。1997年,吉利区柴河村的前任支书何承杰找到张弘先生,表示想在柴河水库开发旅游,想借碑林提升景区的品位,张弘先生就答应了下来。就这样,石碑被运到了柴河水库。
柴河村是个偏僻的山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建碑亭和碑廊的资金迟迟没有着落。几年前,老支书何承杰也过世了,这件事就此搁置下来,“镌苑碑林”就在黄河北这偏僻的山村落寞独处了12年!
■痴心欲建“三赋碑林”
张弘先生着实心疼但无奈。几年前,张弘先生不幸患上了蛛网膜炎,下半身失去知觉。去年开始,老人下半身慢慢恢复了知觉,他雄心再起,下决心实现当初来洛阳时的初衷——建立“三赋碑林”。
“三赋”,即《牡丹赋》、曹植的《洛神赋》和左思的《三都赋》。《三都赋》是千古绝唱,全本十分难寻。为了找寻《三都赋》的全篇,张弘先生煞费苦心,最后还是在洛阳日报社原副总编黄秉忠的帮助下找到了全本的《三都赋》,全篇有1万多字,镌刻工作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张弘先生说,只要自己身体条件允许,他打算用一年时间,组织人将“三赋”刻制成碑。如今最大的障碍除自己健康状况外还有资金,他希望政府部门和有识之士一起重视这件事情,让自己20年的心愿变成现实,让“三赋碑林”和当年立在东汉太学前的《三体石经》一样,成为洛阳文化史上的一件旷世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