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4月2日,世界上有了第一个“国际自闭症日”,也叫“国际孤独症日”。在今年的4月2日到来之际,记者经过采访发现,多数市民不知道这个新节日,也不了解自闭症。
多数人不知道该节日
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 把2008年4月2日定为首个“国际自闭症日”。今年是我们第二次过这个节日。4月2日,记者随机询问了23个市民,其职业有医生、教师、公务员、工程师等,年龄从19岁到72岁不等,其中只有4人知道该节日。受访的多数人只听说过孤独症和自闭症这一名词,但并不了解该病。
市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团团长张素霞说,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精神障碍,多发于3岁以下的儿童。患者3岁前即表现出有人际交往和沟通困难,或表现为行为刻板、兴趣和活动异常。虽然现代医学还无法将患者从自闭中彻底拉出来,但是,通过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患儿的症状可以得到改善。
记者偶遇孤独症女童
日前,记者在市第五人民医院采访时,巧遇一个患孤独症的女童。
当时,一个30岁左右、皮肤黝黑的母亲,抱着一个穿橘黄色上衣的孩子来到该院的市心理咨询中心咨询。这位母亲来自伊川县。她说,自己的女儿4岁了,由于自己和丈夫经常在广东打工,孩子平时跟奶奶生活。现在她发现女儿的一些行为很古怪:平时不爱说话,轻易不哭也不笑,不跟同龄孩子玩,听力没有问题但好像经常对言语没有反应,喜欢独自玩螺丝刀,有时螺丝刀戳破膝盖也若无其事。
记者看到,这个4岁的女孩比同龄孩子显得较瘦小,脸色较暗。在她母亲向医生诉说的过程中,她一直低头玩手指,似乎与世隔绝。接下来的十几分钟,记者蹲下来跟小女孩说话,用手里的乒乓球逗她玩,她始终一言不发,也没有什么表情变化,眼神似乎总是飘忽的,好像一直在自我封闭的世界里。
“孤独”孩子需要更多关怀
市心理咨询中心高级心理咨询师王海滨说,这个孩子是典型的孤独症小患者。据介绍,目前中国自闭症儿童及相关智障儿童约有150万人,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已成为严重危害儿童精神健康的头等疾病。
王海滨要求这个孩子的母亲学习孤独症孩子的家庭康复训练,在家对孩子进行日常的行为心理治疗、语言训练和社会功能训练。如尽量陪在孩子身边,多跟她说话,多抚摸她,多鼓励她,反复给孩子示范正常行为,从而代替她的异常行为,争取周围人的了解和支持,尽量让孩子有愉快的生活经历等等。
什么样的孩子易“孤独”
市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团团长张素霞介绍,患有孤独症的孩子经常表现出以下异常:
语言发育落后,不会或不愿与人交流,存在语言交流障碍和社会交流障碍;重复刻板行为,智力异常,多数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机械记忆力较强;感觉异常,如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恐惧或喜好等等。
虽然目前对孤独症的病因尚未明确,但有研究者认为,遗传因素或脑部受损容易导致孤独症的出现,提醒孕期妇女应提前做好各种疾病的防治,谨慎用药、均衡饮食和规律生活有利于健康宝宝的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