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些不知愁滋味的时光里,清明时节并不苦雨纷纷,大都是日子晴好。此时,春色已浓,杨柳垂丝,绿草如茵,山坡上各色野花竞相开放。这样的春光里,孩子们岂能闲住,那漫山遍野的脚步,掺着泥土与青草的芳香,充满整个儿时的清明记忆。
老家过清明,要在午饭前用新柳条把家里的角角落落拂扫一番,再将柳条插在大门上,据说这样可以驱瘟避邪,能保家人一年里身体安康。所以,每至清明当日,人们第一件大事就是去塘堤或河滩折一些新柳条回来。精力旺盛的孩子们是折柳条的主力军,一番忙碌后,孩子们骄傲地把柳条扛在肩上,一路上,人人头上都戴着柳条帽,嘴上衔着柳笛,浩浩荡荡地返回村子,很快,整个村子都弥漫着新柳的清香。
中午时分,村里本姓人家相约着一起去给先人扫墓。一行人沿田间小道慢行,微微的云在头顶飘过,一望无际的麦田脆生生的,金灿灿的油菜花直晃人眼。转过几道弯,穿过几座桥,越过几个小树林,大家于墓前立定,点燃香烛纸钱。孩子们虽然学着大人一般磕头作揖,却心猿意马念想着何时能吃清香可口的清明馃,或是担心烟火会将刚露翠绿的小树苗烤焦……
扫墓归来,大伙儿会顺道摘一些野茼蒿,拿回家来,和着糯米粉,做成圆圆的清明馃,清香盈鼻,让人口馋。母亲交待,清明节全家得吃“寒食”,要等清明馃凉透后才能上桌,可馋嘴的我们却常常是迫不及待,每每不待凉透便已将它们偷吃完了。
多年后,读丰子恺的散文《清明》,先生回忆说,儿时扫墓,孩童漫山遍野地跑,用蚕豆梗作笛吹着玩,中午吃船家烧的饭,特别香,临走还有山中和尚来送春笋……简直是乐而忘返嘛。
的确,孩子眼中的清明,无关香火,无关追思。
4月伤怀,那是后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