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十九届民俗文化庙会上,菏泽面塑师制作“洛阳牡丹”。记者 赵朝军 摄 | |
本报讯(记者 孟国庆 实习生 彭茜)
4月11日,第十九届民俗文化庙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拉开序幕,在这里,你不仅能够看到传统的民俗表演,还可以观摩艺术品的诞生过程。
民俗表演异彩纷呈
名震豫西的洛阳大里王狮舞、三门峡市陕县南沟村剪纸,还有排鼓、腰鼓、豫剧折子戏、二鬼摔跤、面塑、泥塑……你想得到甚至想不到的民间文艺节目,在这里都可以看到。
今年亮相民俗文化庙会的新面孔是嵩县洒落村花木兰鼓乐团。这是一支全部由女子组成的民间艺术团队,她们中间有年逾花甲的老艺人,也有初出茅庐的新秀。可不要小看她们,她们曾多次参加国内外的大型演出呢!
本届庙会民俗表演将持续3天。
“非遗”展示精湛技艺
汴绣、木版年画、澄泥砚、钧瓷、唐三彩……这些名闻遐迩的艺术品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它们又有哪些独到之处?7天时间里,国内1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来到活动现场,为您一一揭秘。
提起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人们都不陌生,汴绣版的《清明上河图》大家还是头一次见:绣品上,颜色渐变的树干、碧波荡漾的湖面都被表现得分毫不差;更因绣法生动,绣品给人以浮雕般的美感,使画中人、物更加逼真,真可谓“十指春风,回不可及”。
汴绣传承人程曼萍说,平针绣人物,真实还原人物衣饰;蒙针、滚针绣水波,体现波涛纹理;反枪绣屋瓦,表现屋瓦层层叠叠的特点。
程曼萍18岁进入开封汴绣厂,钻研绣法30余年,多幅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本次展览展示的工艺美术项目是首批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遗产,多数传承人都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入选奥运村的展演活动。为让海内外的集邮爱好者零距离感受华夏民族的传统艺术文化,河南国脉艺术中心应我市邮展执委会邀请举办了此次活动。
又讯
4月11日上午,中原民俗风情摄影展在市民俗博物馆开展,重点展出我市摄影家王立力30年来摄制的民俗摄影作品300余幅。这些作品记录了社火、庙会、占卜及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买卖交易等各方面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