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洛阳寻亲团”闫团长透露,之前预定的寻亲行程发生了一点小变化,因为除了江苏省常熟、无锡、扬州、南京四城将于4月29日至5月4日先后举行寻亲会外,上海市崇明县港沿镇也将于4月28日举行寻亲会。所以,“洛阳寻亲团”决定提前于4月27日晚出发,依次参加上海、常熟、无锡、扬州4个城市的寻亲会,5月2日或3日晚返回。
报名工作仍定在4月17日、18日、19日三天集中进行,其余时间恕不接待,报名电话为65969805(联系人为闫团长)或13838445941(联系人为“洛阳寻亲团”成员李先生)。
“江南又要开寻亲会了!去还是不去?……”本报13日刊发《寻亲江南,这一次更有希望》一文后,在洛阳的“上海孤儿”群体中掀起不小的波澜。今日起,“洛阳寻亲团”将开始报名组团,并为这回“三下江南寻亲”做各种准备。
此时此刻,通过前两次寻亲会找到亲人的几位“上海孤儿”,想把自己的经验与祝福献给那些同命相怜的兄弟姐妹。
要耐心,坐得住“冷板凳”
和每一个得知身世的“上海孤儿”一样,52岁的郭雅芝多年来流过太多的眼泪。去年四五月之交,她随“洛阳寻亲团”参加了江苏四城寻亲会,那是她第一次鼓起勇气外出寻亲,结果在宜兴会场与前来寻找妹妹的大姐惊喜相认,当即被大姐迫不及待地拉回去“认家门”。一家人欢天喜地,把鞭炮放得震天响,哥哥为她杀鸡宰鱼,一不小心把左手大拇指给剁伤了,但嘴上连说“不疼”……那一行,双方许多特征都能对应得上,就此认下亲来。
如今,郭雅芝找回温暖的亲情已近一年。她想告诉那些“革命尚未成功”的兄弟姐妹,到了寻亲会场,一定要耐心,要能坐得住“冷板凳”。
“去年到达宜兴会场前,我们先在南京会场呆了两天,那两天中,很多寻亲者几乎无人问津,我也是其中之一。”郭雅芝回忆说,在当时看似无望的等待中,不少寻亲者早早地失去了耐心,有的开始坐立不安,有的开始哭泣,还有的对接下来的寻亲会也失去了信心。但她本人基本上保持了冷静,把希望放在了下一站,最终在宜兴得偿所愿。
“当然,我的耐心也是缘于心里比较‘有谱’,因为我听说过,当年我的抱养牌上显示我就是来自宜兴的……不过话说回来,寻亲会场通常人多嘈杂,所以,保持耐心始终是必须的。”郭雅芝如是说。
请相信,亲人也在找我们
李晓兰和宋慧娟的寻亲成功经历很相似,在去年江苏和浙江先后举办的两次寻亲会上,她们因故未能亲身赴会,只托人把寻亲资料带到了会场,结果,她们的寻亲资料都被赶到会场的亲人认出,马上通过电话和她们取得了联系,之后是会面相认……
回忆起这段经历,李晓兰连连感叹自己太幸运了。结合之前多年的寻亲经历,她总结了几条经验,希望通过本报与其他的洛阳“上海孤儿”分享:
第一,要相信“亲人也在找我们”。有的“上海孤儿”抱怨父母不来找自己,事实上,他们的父母年纪都应该很大了,有的还在到处找孩子,有的已经故去,临终前还交代后人一定要找到当年送出去的孩子。但由于国内的寻亲信息还不充分,尤其寻亲者双方的信息还不对称,使得他们还没有机会相遇。
第二,最好亲自到寻亲会场。现在的寻亲模式还很单一,科学、公正、完善的“寻亲人员信息数据库”也没有建立起来,很大程度上只能靠双方从外貌的相似程度去入手求证,而且会场的人确实太多了,很容易就忽略过去,所以最好到现场去仔细比对,“只靠一份寻亲资料就找到亲人的幸运毕竟不多”。
第三,寻亲资料要尽可能准确显示特征。李晓兰用自己举例说,她当时在寻亲资料上写着,“在我幼年的记忆中,家门口有好大一片竹林……”就是这句话,引起了到会场找她的哥哥的注意,因为哥哥记得当年家门前确有一片竹林……
不要怕,希望就在前方
这几位寻亲成功者都深有体会地说,近两年来,由于国内多家媒体的介入,“上海孤儿”这一特殊群体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关注,尤其一些地方的行政主管部门也开始出面为寻亲者牵线搭桥,这些积极因素必将有助于“上海孤儿”早日找到亲人。
“所以,兄弟姐妹们,希望就在前方。不要怕,不要悔,勇敢地上路寻亲吧。”这是她们对同命相怜者最好的祝福。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洛阳‘上海孤儿’三下江南寻亲”系列报道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