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山途中,一根小小的手杖可以成为有效的帮手。 |
|
途中小歇,在登山中不可或缺。 | |
登山觅健康
绿色护理到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登山者莫不以步伐稳健、勇攀顶峰为目标。岂不知,在您匆匆的步伐中,已把体内的二氧化碳、乳酸等废物留给了大自然,而把新鲜的氧气补充到了体内。
河科大一附院康复科主任辛玉甫大夫形象地说,通过登山这样的有氧运动,可以为人体进行一次全面的绿色环保护理。
静卧时,人体80%的血液存在于心脏系统,20%的血液存在于骨骼肌中,而在登山这样的有氧运动中,这个比例悄悄地进行了置换。
因为,登山需要大量的氧气和养料,迫使心、肺加强工作。在持续的登山运动中,心律不断增强,从而增进了心肌运动,有效地增加血细胞循环与供应,使心肌收缩率不断增强,并可降低人体有机物质的消耗,起到营养血供的作用。同时,随着登山中呼吸的加快,耗氧量明显增加,内脏急需大量的氧,此时人体会快速吸入氧气,肺循环充分增强,促使大量二氧化碳等废物的迅速排出,而持续地运动,还可使平时在肌肉中沉淀的乳酸等有害物质迅速消耗。这样,心脏的起搏更加有力,心律得到减慢,人体内的废物被排出,并吸入大量氧气,人体内充满了“绿色元素”。
登山亦可增强人体的协调能力,市中心医院骨科副主任魏戎介绍,登山可使全身各大关节及肌群都能有效运动.在登山过程中,下肢反复屈伸,对腰臀肌、股后侧肌、小腿伸屈肌及足部小肌群的锻炼作用更大。山间道路坎坷不平,穿行此间有益于改善人体的平衡功能、增强四肢的协调能力,尤其是行走在非台阶路段,可促进肌肉发达、增强肢体灵活度,特别是登山野营活动的运动量较大,能大量消耗人体内聚集的脂肪组织。人体的正常代谢还会产生出一种叫自由基的有害物质,能溶解细胞,引起人体组织的衰老甚至变异,而山区森林中氧气负离子可以有效结合自由基,使之排出体外。此外,登山还可以振作人的精神,这种心理活动,可以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及全身各个脏器的功能,促进人体健康,特别是在山巅之上可以极力远眺,以有效解除眼部肌肉的疲劳,利于治疗近视。
渐入佳境好 “预热”很重要
在忘情山水之间,惬意享受绿色生态的同时,还应注意科学登山,有效预防运动不当给自身造成的损害。
魏戎大夫指出,在登山中对人体最大的危害就是膝关节的磨损。登山运动与地面行走相比,膝关节所受的压力增加了4倍至5倍。髌骨、半月板、关节面的摩擦加剧,很容易造成伤害。尤其是中老年人骨质流失,一旦关节软骨磨损,几乎无法恢复。登山运动尽管可以延缓骨质流失、促进钙的吸收,但这是一种
“有撞击性的运动”,首先应保护自己的膝关节不受伤害。
如何既在享受登山健身的同时又尽可能地避免膝关节受损?
一是要逐渐“预热”身体,不要一上来就采取高速运动,应匀速运动10分钟左右,做好“预热”准备。二是在登山过程中感觉到膝关节酸痛、肿胀时立即停止登山运动。同时,登山前要注意营养的摄入,选择合适的登山鞋,预备一根轻便的越野手杖可以有效的分担登山过程中膝关节的负担,不仅可以缓解心肺功能的超负荷运转,还可有效减轻膝关节的压力,避免膝关节受到磨损和损伤,增加安全性。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在登山中发生膝关节扭伤、肌肉拉伤等情况,可立即用凉水、冰块进行冷敷半小时,并可视情况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48小时后,可以采取热敷的方式来缓解症状,并适当使用活血药物,若症状仍未消失,应到医院就诊。
慢性病患者 登山讲究多
登山,可以治疗慢性病,亦可导致慢性病的加重,所以,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应视自身情况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
辛玉甫大夫说,对于糖尿病、肺功能、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来说,在登山运动中,要掌握好适应症,采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个别对待的方式,来达到缓解、治疗病症的作用。以糖尿病患者为例,通过登山运动可以刺激腺体释放胰岛素,逐步缓解症状,最终起到不通过药物即可增强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但是,对于高血压、高血脂、血黏度高等患者来说,就不太适宜选择登山这项运动。因为,在登山过程中,体液丧失较快,如果补充水分不及时,会因血溶量减少、血黏度增加,导致血循环变慢,可能诱发肢体末梢引起血栓。对于患有腰椎、关节炎疾病者来说,上山时椎间盘压力较大,易使神经受压迫,而关节摩擦频率的加快、强度的增加,易产生关节积液。